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傑森訪談】深析美中貿易談判核心和中興遭美製裁的關係

2018年05月24日 16:31 PDF版 分享轉發

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實際上是中國在很多制度和結構上的這種違規的一個結果……
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實際上是中國在很多制度和結構上的這種違規的一個結果……

記者/主持人:靜汝

聽眾朋友,您好!您現在收聽的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的【傑森訪談】節目,我是靜汝。

目前問題仍然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之前記者就此話題採訪過旅美經濟評論專家傑森博士。那麼對於目前美中的新一輪談判后所發表的『聯合聲明,包括大家關注的美中貿易與中興制裁的關係等問題,本台記者再次採訪了傑森博士。

記者:傑森,您好,美中的「聯合聲明」只有短短几行,很多人認為好像沒有什麼太具體的細節。網上說什麼都有,有的說美國贏了,有的是中國贏了等等。您怎麼看?

傑森:其實上個星期六中美雙方只是做了個聯合聲明,只是形成了一個共識,形成了一個框架,真正核心、實質的討論還在下面接著一輪的討論,所以說在此時此刻說誰贏了有點太早了,就跟比賽還沒開始或者說是競爭還沒有開始你就在討論誰贏誰輸了,只是大家商量我們下一步該怎麼比賽,怎麼競爭,這時候其實不牽扯贏輸的問題。而且在國際上很多時候你不可能簡單的用一個贏輸的概念來描述,所以說我不喜歡就是大家普遍簡單的把這個概念現在定成一個贏輸的概念。

當然了因為畢竟原來是說二十二號美國提出的這個五百億、甚至一千五百億的針對中國的這個關稅有可能開始實施,那麼因為周六的那個聯合聲明,所以說美國的長宣布這個貿易戰我們把它暫時擱置,美國對中國收稅、中國對美國的這個報復性收稅等等這樣所謂的貿易戰,現在是被束之高閣,但是並不是說徹底被撤下去了,下一步談判還會決定中美之間貿易這個爭端的走向。此時此刻我們只能說是大家達到了一定的共識,決定在這一個框架下進行討論,只有談判進入里程碑的一個概念。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換句話說這一次也不能叫做第二次協商,只是上一次美國的財長和商務部長等等到中國討論的時候,當時一談就崩了,因為中國當時態度非常強硬,然後美國就立刻離開了,實際上那個離開的過程也給那邊施加了非常大的壓力,因為畢竟面臨二十二號有可能這個貿易戰就開始啟動的這個問題。中共其實是非常緊張,這就是為什麼這一次派劉鶴來美國談判的這個過程,劉鶴一開始就擺出了一個就是說願意真的去接受美國的一些條件,包括減少這個貿易逆差二千億等等這樣子的一個概念,這才使得美國仍又願意重新坐會到談判桌上。而這一次談判出來的這個聯合國公告也是雙方共同讓步的一個結果,不能說是誰輸誰贏的問題。

記者:您認為這個「聯合聲明」有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傑森:其實還是有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從這麼多年來在他當總統之前十幾年就已經反覆說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事實上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是對美國的一種掠奪。我們都知道了反覆提到過這個幾個數字,就是說中美之間不是說是正常的一個兩國互通有無的互利互惠的貿易,完全是一邊倒的,美國買中國四塊錢,中國只買美國一塊錢。最近這幾年每年從美國流向中國的凈利潤是三千七百億美元,這是美國的數字。中國說太多了,其實中國自己降低的統計也有二千七百億美元,換句話說幾乎有每年美國財富流到中國是三千億美元左右。

中國實際上每年在全球來說是有的,換句話說是有在全球賺錢的,但是你要是看他在美國之外的國家他賺了多少錢,其實他賺的錢到不是那麼多。它的貿易順差和逆差,就是進口出口實際上是有一個平衡的概念,但是偏偏在美國這邊賺的是最多的,就是進口出口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每年如果你把中國的貿易順差看成中國的這個賺錢的利潤的話,從最近這幾個月的數字展現出來的是中國80%的這個貿易順差來自於美國,其他全球其它地方加一塊貿易順差是20%,在全世界賺的錢80%是從美國賺的。從一系列數字來看這種東西是不可持續,川普所以說提到的第一點就是我們未來幾年要把這個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從三千七百億至少再砍掉二千億,變成一千多億。

與此同時這不是美國提出的唯一條件。美國這邊也非常清楚的認識就是說這有一個結構性的問題,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實際上是中國在很多制度和結構上的這種違規的一個結果。

比如說美國提出的核心的這種問題,中美之間叫貿易順差,美中之間叫貿易逆差,就是說美中之間的這個貿易逆差不是說是中國就一定是各方面比美國強,把美國競爭下去了,是中國沒有按這個公平的遊戲規則在國際上進行競爭,使得中國在國際貿易上沾了美國的光。

其中有哪些光呢,第一條美國提出來的就是知識產權的問題。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美國的這個技術是美國這個企業從零做起研發出來的,然後靠技術革新在世界上佔領市場。而中國這邊的技術很多是從美國這邊拿來的,包括知識產權上的竊取,這幾年前搞得風風火火的,當時有證據,甚至抓到中國軍方直接參与竊取資料人員的名單,在美國遠程起訴。

另外包括一些政策,比如說美國企業到中國特別是IT企業要到中國去開公司,你必須得要在中國找到合作夥伴,而且你必須要用你的源代碼交給中國,換句話說中國是要用它的市場來搶奪你的技術。這裏都是違背美國的這種知識產權,掠奪式的把美國研發的這個技術搶走,不管是偷還是政策的要求,這一點是美國覺得不公平的競爭。

另一點針對美國,中國採用了的這種方式。你比如說中國的這個要求外企在很多地方你是不能擁有超過49%的這個股份,換句話說就說你不能真正的擁有一個中國的企業,你不作為主要的一個股東,你最多只是一個第二大股東。這實際上就個貿易壁壘。

還有其他一些,Amazon啊,或者說Facebook啦, Amazon 進去了,都是被中國用各種方式又沒法運行下去,包括早期的Yahoo, 現在Twitter, Facebook連進都進不去。另外包括金融企業,很多美國的這種金融服務還是擋在中國國門之外。還有包括這個稅,比如說美國的這種名牌產品在中國都要繳額外的稅。這都是違背中國當時准入世貿的一個最基本協議的,換句話說這種貿易壁壘也使得中美貿易之間是不公平的。

當然還有第四點就是中國對於一些出口的這種補助補貼,這種補貼是方方面面的。比如中國有直接的補貼包括出口退稅,只要你出口,我把國內的很多稅退給你,很多企業的他哪怕根本不賺任何錢,他就靠出口退稅這一點他也努力去出口。所以就是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時候美國的鋼鐵企業垮完了,他發現中國用船把做好的鋼鐵產品運到美國的海岸線這個要的價錢跟美國進口的鋼鐵礦的原材料價錢差不多,美國根本就沒法競爭。

你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中國政府給出來的這種他叫補助補貼式的也使得國際上純企業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公平的。美國這邊企業是個體,政府並不幫助,而中國那邊企業從這個政府貸款從土地擁有,然後從出口退稅等等這些方面都在幫助。

一系列這些問題剛才我談到知識產權的問題,中國給美國企業製造貿易壁壘的問題,和中共政府對於中國的這種央企給予這個補助和額外的這種幫助的這樣的問題,這三個問題在美國看來是結構性的問題。就是因為這三個問題造成了中國和美國在國際貿易上失衡。

所以美國現在第一要求是你現在就改變這個失衡這個數字,但是核心還是要求你在結構上前面這三點治本。就是說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只是個標,只是個現象,它要治標,但是同時他也要求中國在這三個核心的造成這種貿易不平衡的這種根本原因上也要做出一些改變。你要從這個角度來看聯合聲明其實核心的談到了對於這個標,換句話說就是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這個問題立刻有個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就是大量購買美國的農產品、美國的能源。與此同時他們也涉及到了你比如說要求中國在一些稅務上要降低關稅,同時對中國保護知識產權上有一定要求。

大家都覺得那是空話。其實不一定是空話,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通常知道中共只要你不給他定好數字,只要不給定他現在就讓他做,轉臉他就開始抵賴,這是中共一貫這種狡詐的做法。但是這一次在川普政府下提出來的這個聯合聲明,後期他會一步步跟進,保證你達到這個要求。實際上是在此時此刻他對中共是抱著信任態度,我認可你,你會兌現你的承諾,但是如果你不兌現,川普政府一定後期還會有政策,因為他們現在說這個貿易戰用英文講是On Hold,就是炮彈已經在膛上,我不決定此時按按鈕,但按紐我隨時可以按。所以說在我看來你不能指望一個框架式的宣言具體到所有的細節,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的感覺上大家在此時此刻要求太細的這種規定實際上是不合時宜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啥呢?中共在聯合宣言中特意要求了一些措詞,使得給中國網民一種好像中國勝的感覺,因為中共需要表面的外交勝利的這種感覺,因為它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展現它的能力,展現它這個「厲害了我的國」這樣的一個主旋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你可以看到它事實上是在做在準備讓步,但它嘴上一定要很硬。

我們看最近好像今天還有報導說中國財政部的網站上提出來說外國進口汽車的整車稅率和零件都要降低了,換句話說其實中國已經開始做出實質性的讓步,它已經在降低這個稅率了,這其實就是談判的一個結果。只是中共不讓老百姓直接意識到這是它的一個讓步,因為中共說我都厲害了我的國了,我怎麼還能對美國屈膝這個讓步呢?表面上它不讓步,但實質上它已經在退讓。

當然退讓的這個結果對中國老百姓是好事。誰都知道中國的外國產的汽車貴是因為中共苛了很多稅。所以有的時候中國老百姓買外國的汽車就得額外繳很多錢,那個錢其實都繳給中共了。那如果這個零部件降價,整車稅率降價,你會看到相應的中國國內買車就會便宜些。如果將來它對於美國的一些品牌產品也開始稅率往下降的話,那麼大家會看到一些買名牌衣服、名牌包它也會便宜,就省得大家整天跑到美國,大包小包往回拎。

實際上這種過程所謂的並不是說是民和民之間的貿易戰,他其實是中共僵化的體制和國際上這種自由競爭的這種經濟狀況的一種對峙。如果說中共被美國逼著做出一些退讓,改變一下它僵化的自我保護的這種經濟運作方式,收益的不光是美國人民,也是中國人民,因為畢竟中國人那邊講實惠嘛,老百姓買東西會便宜。不管是品牌產品,還是相應的一些汽車部件,還有包括這個美國的食物,等等等等,都會相應的有所這個調整。中國老百姓是實惠的,換句話說讓中國老百姓享受一下美國的低物價,中國人到美國這邊都覺得這物價怎麼這麼實惠呢,就是因為美國這邊它的這個經濟就是這種用市場調配的充分的這種資源配置,使得各方面都是高效運作,再加上政府的稅收也不是那麼可怕,最後結果就是美國整體工資相對來說還蠻高,而物價有不是那麼高。其實呢未來希望中國老百姓也能在美國這種自由經濟對於中共的這種固化的這種經營模式的逼迫下,讓中國那邊也展現出這麼有效的一個經濟運作方式。

記者:中興受到美方制裁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儘管在美中貿易的「聯合聲明」沒有提,但這兩天網上有很多報道提到中興有可能解禁。很多人認為美國放寬對中興制裁和美中貿易談判是有關聯的。您怎麼看?

傑森:這個問題其實從一開始我說它是兩個問題。中興的問題其實最近美國政府也在非常明確地表示這是兩個問題,跟中美貿易戰不是一回事。中美貿易戰是個經濟問題,中興是有關美國法律尊嚴的問題,它是明確違反了美國的法律,這個事情中國一直想把它弄到一塊,跟貿易的問題一塊談,這是中國的思維方式。

中國人就覺得什麼法律和法律,其實都是談判桌上的一個棋子兒。那麼美國就不願意用中興這個事兒作為談判的一個籌碼,為什麼呢?就像是美國人為了經濟的問題把自己的法律當兒戲,美國人是絕對不願意這麼做的,因為美國人他對於法律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概念。所以說呢他一直不願意說中興問題是我們貿易上要談的一個問題。

但與此同時我們都知道了習近平也給川普打了電話,希望川普能在這個中興問題上放中興一馬。如果美國真的有維持七年的這樣的一個不給中興提供任何原材料,中興破產是一個必然事件。中興又牽扯到多少萬的員工,和它上下游的附帶的這種企業,可能影響面到幾十萬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川普反覆說他不希望中國的很多人因此失業,他希望美國的財政部、商業部從新對這個事再考慮考慮換,句話說是川普在這方面給中國的工人求情。

但是這個過程中美國現在就出現了兩派。一派是強硬的,說我們的法律神聖不可侵犯,你任何人犯法,我們都得一視同仁對待,如果是美國企業,這個企業早就破產了,你是中國企業,我們不能說你是中國企業我就對你法外開恩的,因為你畢竟違法違的太厲害。

那麼另一派就覺得不希望因為這個事兒毀了這麼大的一個企業和這麼多的員工,所以說美國這邊其實也有博弈。今天《華爾街日報》還曝出來,好象美國政府這邊,這包括川普手下的商業部都在討論,是不是我們用一些辦法再放中興一馬,但這個放的過程中一定是讓中興痛到極點,包括所有的現在高層都得辭職,巨額的罰款,包括一系列其它的要求。

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強硬派包括很多國會議員,包括前一段時間聽到川普想給中興放一馬的時候,國會有一個叫做撥款委員會,撥款委員會加了一個附屬條例,就是說二零一九年的撥款法案的附屬條例里,他們要求加入必須給中信施以制裁,如果不施以制裁,二零一九年整個國家就沒有撥款。當然這個事情還在討論之中,加上這個的話,還真的是沒有辦法。

另外的共和黨內的強硬派。比如說佛羅里達的一個議員就提到,說我們是不是要聯合所有的一個議員,提出一個就是總統沒法否決的一個大數量的法案,保持對中興的這個制裁。這實際上就是強硬派針對川普想放中興一馬的一種抵制。這個事情到最後會博弈到什麼程度,中新最後會怎麼樣的面臨,這都是不可預測的,因為美國的政治就是這樣的,在美國沒有一個人說了算,它實際上是三權制衡在很多時候就這麼體現出來。

我的感覺上就是說我從一開始就覺的中興問題和中美貿易商討的問題不是一回事,是中國那邊用中國的思維方式認為美國把這個作為一個籌碼。其實呢如果你總是用這樣的一個思維方式,你永遠看不清美國人到底在做什麼,美國到底怎麼解決這個事,你的把它分清。

實際上的中共這次劉鶴談判,他就非常清楚的,聯合聲明中隻字沒提,那麼中興後面這個事情其實川普想解決這個事兒完全是出於對於中國員工的這種關心或者說是同情,他絕不是說是我以此為籌碼。

剛才反覆說了,美國人認為用他的法律跟你做經濟的這個交換是對法律的一種侮辱,因為美國它的建國之本就是法制。他不可能說是你用錢可以買我的法律,若是這樣的話,以後是不是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可以用錢讓美國人在美國做其它的違法的事兒。所以這個事是不能這麼考慮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時候中國的網民在網上說的很多話你從外頭看,把中國那一套完全的那種思維方式,搬到針對美國上,這就是很多時候在很多問題上會碰壁的一種狀態。

聽眾朋友,今天的【傑森訪談】節目就到這裏,我是靜汝,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以上評論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