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三大美媒評拜習會 紐時最悲觀

2023年11月17日 9:46 PDF版 分享轉發

:拜習會重要爭議未解 合作領域不增反減

來源:上報

總統與 中共領導人15日在舊金山進行長達4小時的對話,雙方雖然達成包括共同打擊芬太尼、以及恢復軍事對話的共識,然而紐約時報分析,由美中雙方媒體報道可看出,兩國領袖時隔1年後再度聚首,針對使雙方瀕臨衝突邊緣的重要爭議,實際上的進展並不多,但至少已達成緩解緊張、維持溝通的目標。

紐時指出,拜登(Joe Biden)在會後表示這是他就任美國總統以來,與習近平之間「最具有建設性、富有成果」的一次會談,雙方會後公布的協議中規中矩,且最重要的承諾則是持續對話,並且在危機發生時透過熱線溝通。報道也表示,拜登幕僚近日不斷試圖降低各界對於「拜習會」的期待,在會中,雙方針對包括台灣、芬太尼等主要議題則是老調重彈。

拜登:美中處於競爭關係、領導者應避免衝突

在雙方會談期間,拜登與習近平針對美中科技戰交換意見,習近平抱怨美方不斷就先進晶元祭出新的出口限制,對中國科技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美方官員指出,習近平直率地表示拜登此舉真正目的,就是在扼殺產業的競爭力,但拜登回擊強調,美方不會向中國提供任何具有軍事用途的技術。

拜登在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美中雙方目前處於競爭關係,「但我的職責就是讓競爭之中存有理性,並且可受到控管,使競爭不會引發衝突」,「必須尋求雙方能達成共識、具有共同利益的地帶」。

但報道指出,美、中兩國近年來的合作空間正不斷限縮,數年之前,雙方領袖會面時往往會強調合作,其中就包括此次並未談及的朝鮮問題,此外,拜登雖然試圖說服習近平協助淡化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但雙方似乎並未達成立即的共識。

沒有聯合聲明的峰會

拜習會之後,美中雙方並未發表聯合聲明,且似乎對於可能引發兩國之間爆發災難的事件,包括中國戰機在南海爭議海域上空攔截美方飛行器、兩國在菲律賓外海與南海爭議海域所發生的爭端,都僅進行了短暫討論。

拜登在會後轉述談話內容時,也未提及中國在俄烏戰爭的立場,雖然幕僚人士指出,雙方有針對中國核武庫存快速增加一事進行討論,但北京當局拒絕進入實質的軍備管控談判程序,且一再強調存量必須先達到與美、俄並駕齊驅的前提。

此外,拜登在會後也仍然維持他認為習近平是「獨裁者」的立場,但同時強調這是基於在共產國家擔任領導者的背景之下,所構成的情形。

習近平:中、美不應背道而馳

習近平在會談中表示,「對於中、美兩個大國而言,背棄對方並非選項」,並強調衝突與對抗可能產生「兩國都無法承受的後果」。因此,在抵達會場時,習對拜登表示「地球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強調雙方雖然存在歧異,但應該「具有完全超越分歧的能力」。

來源:上報 香港01 紐約時報中文網

三大美媒評習近平拜登會面 紐時:稱告別中美關係黃金年代

來源:香港01

三大美媒評拜習會 紐時最悲觀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5日在美國舊金山會談。3間美媒15日分別發表評論文章,分析習拜會的成果。

CNN

網站15日發表以《習拜會的收穫,滿足較低期望》(Takeaways from the Biden-Xi summit, where low expectations were met)為題的評論文章。

文中提及,在習拜會前,外界期望低,而這些期望已得到滿足,但中美關係的基礎不會變。

內文稱,儘管雙方都希望避免災難性的對抗,但美中關係的軌跡看來註定會走向對抗,須不斷管理,以防止公開衝突爆發。

《華爾街日報》

該報15日發表以《習拜會成果、爭議及利害關係解析》為題的評論文章。

文章稱,在兩國關係接近谷底之際,拜登和習近平同意恢復兩國軍事接觸、合作遏制鴉片類毒品芬太尼(Fentanly)生產、就人工智慧(AI)的風險展開對話。

該報稱,在中美對台選舉以及中國海軍侵擾美國盟友菲律賓船隻取態有分歧之際,未來幾個月,上述成果可能會面臨壓力。

《紐約時報》

該報15日發表以《再見了,中美關係的黃金年代》為題的評論文章。

文章稱,以往中美經歷一段非同尋常的熱絡時期,當時中國自由開放,現在那段時期已過去,也許一去不復返。

該報稱,目前尚不清楚習拜會在多大程度上重建中美關係,兩國自2023年夏天以來一直採取措施緩和緊張局勢,但殘酷的現實依然存在。文中提及,美國和中國在這新時代必然發生衝突,沒人知會變得多麼激烈。

來源:上報 香港01 紐約時報中文網

再見了,中美關係的黃金年代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今年夏天,在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位於上東區的總部舉行的一場關於中國的午餐會,感覺更像是一場愛爾蘭守靈儀式

人群中有頭髮花白的中國通,也有頭髮不太白的科技高管,他們分享了自己作為外交官、企業家和鄉村英語教師在中國的經歷。一位與會者回憶說,在美國官員宣布華盛頓將與北京重建外交關係后,時任副國務卿沃倫·克里斯托弗的汽車在台北遭到一群暴徒襲擊。還有一個人講述了他在北京生活多年的故事,他持著「不太正經的簽證」做翻譯、品牌策略師和自由樂評人,如今的中國政府肯定不會發那種簽證了。他們都敏銳地意識到,他們經歷了一段非同尋常的熱絡時期,現在那段時期已經過去,也許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有幸在一個非常自由開放的時期生活在中國,學習語言、結交朋友、找到配偶,有些人甚至在一段時間里可以擁有房產,」曾為《紐約時報》撰稿、在中國生活了20年的記者張彥(Ian Johnson)後來告訴我。「現在情況大不一樣了,尤其是對研究生和記者,但對遊客來說也是如此。中國已經封閉了自己。」

懷舊之情令人心酸,但這次聚會也因其所代表的意義而引人注目。我是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這是美國外交政策建制派的智囊團,是那些在全球生活和工作過的美國人智慧積累的寶庫。那次午餐會議凸顯了這樣一個事實——中國正在變成他們意想不到的東西,並且逐漸脫離他們所能觸及的範疇。人們已經了解到中國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由於中國日益加劇的鎮壓和美國實施的新限制,他們正在失去可見度、接觸渠道和視野。沒有什麼可做的。他們無能為力。房間里充滿了憂鬱的同志情誼。感覺像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委員會成員劉宗媛問大家,有誰打算回中國,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舉手。突擊搜查美國諮詢公司的辦公室,美國國會也威脅要傳喚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企業,有些人覺得回中國太危險了。

目前在中國學習的美國學生只有350人左右,遠少於2015年的1.5萬人。被川普總統取消的中國富布賴特項目一直沒有恢復。一項關於科學合作的關鍵協議——這是美國與中國在建交后簽署的第一個重要協議——今年差點過期,雖然最終沒有被取消,也只延長了六個月而已。這對未來的關係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兆頭。這些交流是讓民眾保持良好關係的粘合劑,即使兩國領導人關係並不好。

拜登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將於周三在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年會期間會晤,目前尚不清楚他們將在多大程度上重建這種關係。兩國領導人自今年夏天以來一直採取措施緩和緊張局勢。但殘酷的現實依然存在:美國和中國,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在這個新時代必然會發生衝突,沒有人知道會變得多麼激烈。

在以往的黃金歲月,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擔心一個失敗和飢餓的中國會給世界帶來風險,他們為中國的經濟成功打下了基礎。如今,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在尋找挫敗中國野心的方法,他們擔心一個成功但仍然專制的中國會給世界帶來風險。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白莉娟(Jan Berris)告訴我,美國人還沒有適應一個新的現實,即美國「不會永遠處於領先地位」。她曾受雇幫助接待1972年中國乒乓球隊的開創性訪問,從那以後一直參与中國代表團的接待工作。

「真正讓包括普通公民和官員在內的中國人感到惱火的是,許多美國人仍然把他們當成小弟弟,」她說。「好吧,他們已經長大了,他們已經向世界證明,他們可以自己把事情做得很好,他們不需要我們告訴他們該做什麼。」

在昔日美好年代,中國經濟增長如此迅速,美國投資者滿眼都是機遇。傑克·潘考夫斯基在他的《與龍共舞:我正在中國打造10億美元銷售額》(「Managing the Dragon: Building a Billion-Dollar Business in China」)一書中說,上世紀90年代他移居中國創辦汽車零部件公司亞新科(Asimco)的時候,通往北京國際機場的兩車道馬路上還能看到馬車。當時的中國什麼都缺——資本、技術、企業治理經驗。2020年潘考夫斯基回到新澤西的時候,中國已大量掌握這些經驗。如今美國人競爭起來要困難許多。「坦白講,中國掌握的資本比許多美國公司要多,」他對我說。

中國已經從對自己的國際地位充滿焦慮的窮國變成一個富有、自信的國家——事實上已經自信到令它的鄰國開始感到緊張。

潘考夫斯基說,如今輪到他的祖國感到惶惶不安了。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領先美國10年,但美國政府實在太擔心自己過於依賴中國,對與中國電池公司的合作施加了新的限制措施。潘考夫斯基希望能把中國電動汽車電池業的秘訣帶到美國去,正如幾十年前他把美國企管知識帶到中國,用於創建一個汽車零部件產業。為此他甚至與在中國打造電動汽車業多年的鮑勃·加爾延聯手。但是新時代的政治製造了障礙。

如果說中國已經變了,那麼美國也是如此。在中美關係的黃金年代,美國幾乎不加束縛的資本主義和代議制自治體制被全世界相當一部分地方視為榜樣。如今它展現的是政治僵化、倒退的民粹主義和幾乎無法彌合的貧富差距。

彷彿還嫌證據不夠多,在將與習近平會面之際,拜登自己的政府正在為可能出現的停擺做準備,在如何保持最起碼的運轉上爭執不下。主辦城市舊金山在習近平到訪前清理了一些無家可歸者露宿的區域,但這糊弄不了任何人。

習近平也有一攤子煩心事,包括一定程度上由他對私營部門發起的兇狠打擊引發的經濟放緩,他的舉動嚇跑了許多外國投資者。中國剛剛報告了自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的外國直接投資赤字,1998年是開始收集統計數據的第一年。在黃金年代,中國對兩位數增長習以為常。現在不行了。習近平預計還會在舊金山對世界上最具實力的一些企業CEO講話,可能是要提醒他們,中國現在再一次打開大門做生意了。至於能否說服什麼人,還有待觀察。

新時代的限制和可能性還沒有定形。我們只能希望幾十年後人們能在外國關係委員會聚會,舉杯共慶我們迎來了知道該怎麼做的新一代領導人。

來源:上報 香港01 紐約時報中文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喬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