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外資重估風險 中國經濟長期下行

2019年02月11日 23:26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蘋果日報

作者: 盧峰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新年朋友飯局遇上高層,少不免談到中國經濟狀況。對我們這樣的觀察者而言,在眾多壓力下如何脫困,如何走下去是非常有興趣的課題;可對跨業高層而言,經濟榮枯絕不是一個課題,而是攸關企業前途以至存活的難題,他們正金睛火眼觀察各種細緻變化。

按他的切身體驗及分析,貿易戰無疑是重大隱憂,但更根本的考驗還在於外國巨企全面重估在中國投資的政治經濟風險,開始部署減少在中國的生產線,新投資項目要不是暫停就是撤銷,並盡量把資金、業務逐步分散到不同市場。朋友認為這過程會維持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令中國經濟持續面對下行壓力。

朋友在內地市場打滾超過二十年,一手一腳把大中華地區拓展成比美國、歐洲更大的市場,提供更多的營業額及利潤。他認為,跨國企業能達到這樣的成績除了因內地市場快速增長外,它們傾力投入大筆資金也是重要原因。自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后,跨國企業相信中國市場不會有什麼政治風險,把中國作為生產基地及供應鏈主力不會有什麼危險,只要理順物流程序就可以。

30年粗放式經濟到盡頭

但一年多來的事態顯示,這樣的樂觀情緒只是一廂情願。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快速冒升,中國政府開始力爭國際事務話語權,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歐盟開始對中國「另眼相看」,內地企業及在中國大陸生產的貨品開始面對各種各樣的質疑,一再受到外國政府在政策、法規以至政治上的刁難。美國政府近期重拳出擊針對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只是最顯眼的部份。歐盟及成員國政府同樣對內地企業及產品採取提防的態度,包括嚴限中國科技巨企參与5G建設,提防中國商業及政治間諜,加強檢測內地科技產品會否影響國家安全等。

換言之,內地企業或中國製造的產品已不再能無約制進入發達經濟體,並要面對越來越多的障礙與限制。外國企業自然要重新評估在中國投資的風險,並因此放慢以至取消新投資計劃,中國經濟增長怎能不進一步受壓!

另一方面,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靠基建投資拉抬經濟的效用越來越低,再加上人口迅速老化,工作人口減少,內地經濟動力已有放緩趨勢。現在碰上跨國企業全面重估中國市場風險,放慢甚至撤銷投資,未來幾年中國再難倚賴投資推動經濟向上。

倘暴力救市恐加重負擔

當然,北京領導層正用盡各種政策工具穩住經濟,包括放寬金融市場、股票市場監管,讓證券行較容易取得資金,以此搞活股市令企業有更多資金周轉,也希望借股市上升的財富效應刺激消費開支,保住經濟增長不致失速。

只可惜中國金融體系向來運作不良,始終擺脫不了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惡性循環。太遠的不說,2015年內地股市在北京政府出口又出手下持續上升,短短五個多月間上升六成,形成巨大泡沫。不到兩個月泡沫爆破,上證指數下跌一半,大量企業、散戶受重創,損害金融、政治穩定。北京領導層出手來個「暴力救市」,又是嚴查資金來源又是停止證券行替客戶提供「孖展」借貸,並強制證券行及金融機構不得沽貨及以本身資金托市。

反覆折騰下內地股市自此儼如一潭死水,完全失去集資及讓資金靈活流動的功能。現在北京不管股市運作不暢又再強行出手再造牛市,隨時重演2015年的大上大落,刺激不了經濟之餘反而讓個人、企業債務負擔加重。

中美貿易談判沒有什麼好消息對內地經濟當然不妙,但經濟基本因素轉壞特別是企業重估風險縮減投資是更大夢魘,足以令中國經濟在未來幾年深陷泥沼。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