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恩·(Gene Sharp)

從推特上獲悉,國際非暴力權威基恩·夏普(Gene Sharp)博士,於1月28日在美國波士頓家中安詳辭世,一周前他剛度過了他的90歲誕辰。

基恩·夏普是一位哲學、政治學和社會學學者,專精於非暴力抗爭的研究。他那部三卷本的《非暴力行動政治學》(The Politics of Nonviolent Action)堪稱非暴力行動政治學的百科全書,作者因此而被譽為非暴力鬥爭的馬基雅弗里和克勞塞維茲。該書初版於1973年,由波士頓的Porter Sargent Publishers出版,已被譯成17種文字。1989年4月,一位學者將此書贈與即將回國的劉曉波,托他交給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六四后,作者又將此書送給幾位來至美國的中國民運人士。1996年,作者參与編纂了一部《非暴力政治學百科全書》,其中列有牆、八九民運等條目。

基恩·夏普的基本思想是,非暴力行動基於如下洞見:即,政府的政治權力實際上是很脆弱的;即使的權力也有賴於民眾的支持協助,如果民眾收回他們的支持協助,獨裁者的權力便被摧毀。基恩·夏普強調,從事非暴力抗爭不必都是和平主義者,也不必都是聖徒;它可以是、也一直是普通人為了他們各自不同的事業而採取的行動。基恩·夏普結合具體事例,詳細地討論了各種非暴力鬥爭的方法,探討了面對暴力鎮壓如何運用各種非暴力鬥爭的策略技巧。基恩·夏普普的著作不僅在理論上富於啟發性,尤其在實踐上具有可操作性。

基恩·夏普的思想博大精深。這裏我只針對中文世界的幾個有爭議的問題,向大家介紹基恩·夏普普的有關論述。

其一是「我沒有敵人」。

基恩·夏普強調,在非暴力抗爭中,參加者們在堅持抗爭的同時,應當努力克制自己對對方人員的敵意和仇恨,增加自己對對方人員的善意。這就是劉曉波說的「以最大的善意對待政權的敵意」。所謂「沒有敵人」就是指非暴力抗爭者的自我克制與寬恕。

基恩·夏普進一步指出:考慮到戰略性非暴力鬥爭打擊的是權力的資源,針對一個政權的支柱而進行的改變觀點的努力是能奏效的。在此過程中,第一步要保證讓作為對象的組織和機構的成員了解到,他們個人並不是我們的敵人,而且實際上,他們會作為民主社會裡的成員受到歡迎、理解和尊重。一旦實現了這一目標,作為對象的機構成員會比較容易接受關於需要政治變革的信息以及以後參与具體行動的號召。

這就是說,當我們以非暴力的方式反專制爭民主,我們需要讓對方知道,我們要求的是改變制度,而不是懲辦具體的人。專制政權的那些成員,雖然他們此前干過鎮壓人民的暴行,但只要他們現在放棄了武力鎮壓,轉而接受抗議者的民主改革要求,我們就會對他們先前的暴行既往不咎。我們願意寬恕那些原先干過壞事的人。在這個意義上,作為非暴力抗爭者,我們可以說我們沒有敵人。

其二是「見好就收」。

基恩·夏普曾經對1989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做過認真的考察與研究,他總結出兩個戰略教訓:一個是,非暴力佔領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地點對於抗議者來說畢竟是危險的,他們很容易被對手移除。另一個教訓是,基恩·夏普說,如果學生通過談判獲得可持續的政治空間後撤出,政治局裡的溫和派後來被證明已經準備考慮給予那種空間,學生就可以聲稱取得了勝利並將這一信息傳遍全國。這后一個教訓就是我所說的「見好就收」。

順便一提,一位年輕的非暴力行動專家、塞爾維亞學者波波維奇(Srdja Popovic)在他那本專門研究如何用非暴力方式打敗獨裁者的書《革命藍圖》(Blueprint for Revolution)里也談到「見好就收」,並且把「見好就收」當作非暴力抗爭的重要策略原則。波波維奇說,非暴力抗爭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懂得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宣布勝利」即見好就收。波波維奇也對中國的八九做過研究。他指出,中國失敗的原因就是,學生太過理想主義,沒有利用當局的退讓而及時地宣告階段性勝利。

基恩·夏普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他的非暴力抗爭思想對於正在展開非暴力抗爭的中國人民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謹以此文,表達我對基恩·夏普的悼念;同時也希望,通過對基恩·夏普的悼念,強化我們對非暴力抗爭的信心,深化我們對非暴力抗爭的原則與策略的領會。

來源:縱覽中國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禁聞網責任編輯:石方嵐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