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夸一下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主任

2020年01月30日 15:04 PDF版 分享转发

文:假装在纽约

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做了两件事,让大家赞歎不已。

第一件事,他亲自到病房查房,每星期至少一到两次。

身为主任,查房原本不是他的职责,但他坚持要这么做,是为了消除一线医生的恐惧。

第二件事,他把从去年底开始就坚持在一线的医生全部换岗,换成科室里的党员顶上去。

他说,这些医生在对疫情的风险性、传播性和致病性都一无所知的时候就把自己暴露在疾病的面前,非常了不起。

但是,“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所以要把他们换下来,让他们也休息一下。

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以身作则,第二件事是主持公道,说起来容易,但恐怕能真正做到的领导并不多。

尤其是在这样充满巨大风险的特殊时刻,既能以身作则、又能主持公道,真的让人佩服。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疫情的阴霾之中,这是让人感动的一束光。

除此之外,我对张文宏主任还有一点额外的好感,因为他说话完全没有官腔,不搭花架子。

听多了电视上那些不知所云的空话套话,乍一听到“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这样平实朴素的大白话,真是如沐春风,让人耳目一新。

我第一次看这个采访的时候,因为没有字幕,加上受“”几个繁体字的误导,还一度以为是台北的卫生官员,毕竟大陆的很多官员不是这样子说话的。

我们所使用的中文,在普通人的日常对话之外另有一套话语体系。

使用那样一套话语体系的人,似乎以为自己可以用那些程式化的空洞字眼,构筑出一个维护自己权威的堡垒。

再小的官,哪怕是乡长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学生会主席,当他们面对镜头或者坐上主席台,他们就能自觉而熟练地切换到那一套话语。

其实又何止是官员,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不可避免地向那样一套话语体系靠拢。

比如在工作单位里写年度总结,我们都会自觉地套用那些程式化的模板,因为我们知道、或者至少我们在心里预计、那些个人化的表达是不被鼓励、不合时宜的。

但那些程式化的话语是没有温度的,它们能抵达耳朵,但永远无法抵达他人的内心,无法引起任何感动与共鸣。

而当我们习惯了那样一种表达方式之后,我们真正想说的话、真正想表达的感情就被埋在了心底。那些程式化的话语,变成了我们随时想戴就能戴上的一副面具。

在这个过程里,人,就有了一点点的异化。

与此同时,我们在内心深处不自觉地用戏谑来对抗这种程式化的空洞话语,从而消解一切的意义,渐渐滑向虚无。

英文里这种现象就要少很多了。

我以前在 China Daily 做记者,跑新闻发布会最头疼的是拿回来的新闻稿完全不能用,因为里面全是各种空话套话,几千个字里真正能放在报道里的干货信息寥寥无几。

中文媒体无所谓,把这些空话套话翻来复去的话直接复制过来,照样能写成新闻上头版。

但是英文新闻不能这么写,我们接受的职业训练是,每一句话都要给读者提供他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昨天中科院武汉分院的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武汉病毒所全力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攻关》。

文章本身挺好的,但第一段让人实在读不下去,因为全是空话套话。

尤其在大家都为病毒揪心的这个时候,那些空洞的话语听起来有一种奇怪的抽离感。

如果我要根据这篇文章写一则英文新闻,这一大段里一个字都没法用。

前两天接受央视专访,说自己“愿意革职以谢天下”。

这句话其实是有语病的,正确的说法要么是“愿意辞职”,要么是“接受被革职”,再不然也得是“革自己的职”。

但这个小小的语病可以忽略。重要的是,“愿意革职”并不是官员常用的表述方式、而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

当他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他的面具揭开了小小的一角,他的形象因此而变得生动了一些。

于是,那之前被全国人民批评了一个礼拜的武汉市长,在这个采访之后竟然出人意料地扳回了不少同情分。

希望官员们都能明白,不摆官腔、说说人话,是可以给自己加很多分的。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