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黑豹】大肠癌病逝提示3种高风险族群要特别注意

2020年09月03日 20:46 PDF版 分享转发
肠道(pixabay)
肠道(pixabay)

希望之声2020年9月2日】(编辑:李文涵)结直(英语:Colorectal cancer),又称为直肠癌、结肠直肠癌、或肠癌,为源自结肠或直肠(为大肠的一部分)的。因为细胞不正常的生长,可能侵犯或转移至身体其他部。症状可能包括粪便中带血、排便习惯改变、体重减轻、以及疲倦感。

大部分的起因为生活习惯及老化,少部分则因为遗传疾病。风险因子包括饮食、肥胖、抽烟、运动量不足。增加罹癌风险的饮食包含红肉或加工肉品、以及酒精。其他风险因子包含发炎性肠道疾病(分为克隆氏症和溃疡性大肠炎)。某些可能造成结直肠癌的遗传疾病为家族性结直肠瘜肉综合症和遗传性非瘜肉症结直肠癌,然而这些遗传性疾病占结直肠癌所有病例中的比例不到5%。结直肠癌通常源自良性肿瘤,然而随时间进展变成恶性肿瘤。

肥胖(图片:pixabay)
肥胖(图片:pixabay)

据美联社报导,因饰演漫威电影《黑豹》主角而走红的演员查维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在对抗大肠癌4年之后,仍不敌病魔而过世,得年43岁,多名中外艺人都为此在社群媒体发文哀悼惋惜。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大肠癌在世界癌症死亡率排行第三,在台湾曾连续十余年为罹患人数之首,平均每13人就有1人终其一生会罹患大肠癌。国内许多名人,像是资深艺人贺一航、秀场天王猪哥亮、剧场鬼才李国修、知名导演杨德昌、法医杨日松,以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夫人陈万水女士,也因为大肠癌逝世。

据《四季线上》报道,事实上,大肠癌并不难预防,也并非绝症;根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指出,大肠癌是最可预防的癌症类型之一,1/2的大肠癌可以透过调整饮食习惯、运动与体重控制来预防,而透过定期大肠癌筛检,早期癌的治愈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过9成。根据与国外的医学实证资料显示,罹患大肠癌的高风险族群包括:

1. 年龄超过50岁:

根据国家癌症登记数据显示,每年近15,000多名大肠癌个案,50岁以上就占了近9成。

2. 有肠道病史:

有腺瘤性瘜肉或者发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者,罹患大肠癌的风险相对高。

3. 有大肠癌家族病史:

10%的大肠癌归因于遗传,包含家族性大肠直肠瘜肉、遗传性非瘜肉大肠直肠癌等。

近年由于国人生活作息不正常、饮食型态西化,罹癌年龄已有愈来愈年轻的趋势,国健署建议高风险族群需尽早跟医师讨论,定期安排检查,若筛检结果为阳性,应至医院做进一步确诊;若结果为阴性,继续维持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接受癌症筛检。「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及「定期筛检」为远离大肠癌的生活要点:

走出去运动(pixabay)
「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及「定期筛检」为远离大肠癌的生活要点(pixabay)

1. 健康饮食:

远离大肠癌,基本之道就是要具备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的种类格外重要,香肠、腊肉、培根等加工肉品(烟燻、盐渍或以亚硝酸盐加工)与红肉(猪、羊、牛),均已被证实会提高大肠癌发生率。建议改以鱼肉、鸡肉等白肉来取代红肉,餐点中增加蔬菜的比例,以汆烫取代高温油炸、烧烤,降低身体负担。

刘先生平时喜食腌制鱼肉  (图片:public)
鱼肉 (public)

2. 规律运动:

不运动、肥胖,也是致癌的高风险因子,平日就需要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并注意体重控制。

3. 定期筛检:

国健署署长王英伟呼吁民众,大肠癌筛检效果佳,政府跟医院也都致力于提升大肠癌筛检的服务品质,50至74岁的民众应善用政府补助两年一次的粪便潜血检查,早期发现提高治愈率。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黑豹】大肠癌病逝提示3种高风险族群要特别注意!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