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国家安全与历史教育有什么关系? 历史及中国历史科“国安教育课程框架”逐点批驳

2021年06月01日 12:01 PDF版 分享转发

【文:古事记】

五月廿六日,香港教育局发布所谓“国安教育课程框架”,其中又以历史科和中国历史科的规定最引人注目。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框架”本不为教育目的而制订,自然也全无学术专业可言,但笔者认为仍然有必要以历史学专业的角度点出这份所谓“框架”的问题所在。

1. 初中历史科

香港从什么时候起是“中国领土”?

我们从科(中一至中三)开始。“框架”的第一个课题,是“秦朝大一统”。“大一统”这种超级有问题的“正统史观”不在话下(是统一?还是单纯的侵略征服?),这里的学习重点是“香港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香港是什么时候成为中国版图一部分的呢?这个论调其实建基于公元前 221 年,秦帝国挥军南下入侵岭南古百越的史实得出。在征服古百越各族后,秦帝国建立了几个行政建置,包括位于广州的南海郡番禺县。所谓“中国自秦朝统治香港”,其实就只是《新安县志》等志书中提及“新安县”(而不是香港)的前身是秦朝的番禺县,所以番禺县的范围理论上包含现今的香港地区。

但大家仔细想想,番禺远在广州,两千年前的番禺地方政府,真的有可能有效统治在一百公里外的香港吗?况且,两千年前的世界根本未有明确的“国界”概念,国家的范围仅限于其政府有能力控制的范围内,那么,香港还可不可以算是秦帝国的统治范围?而且,志书本身亦未必是非常可靠的证据。例如《新安县志》亦有言明新安县在汉朝时为“博罗县”,但李郑屋汉墓的砖块,却是写着“大吉番禺”,那么新安县的汉朝缠身到底是博罗还是番禺县?如在没有其他有力证据下,单凭《新安县志》中的一句话就断定香港自公元前221年起属中华帝国统治,是极欠说服力的。

香港最早有中原文明出现的证据,是位于李郑屋的东汉古墓,距离秦朝也晚了至少二百多年。而最早足以证明中华帝国有效统治香港的文字纪录,则已经是宋朝出版的《新唐书》和《唐会要》,其中提及公元713年唐朝时代,“新置屯门镇,领兵二千人,以防海口”,仅此而已。又晚了几多年,就请大家自行计算了。

除了秦朝外,也有不少人说香港自南越国起属于中国。秦帝国崩溃后,原被征服的岭南地区重新独立成为南越国,同样在理论上包括香港。但即使南越国真的有统治过香港,这个论述的盲点,是以中华帝国的视角,将南越国视为中国的一部分。在没有办法证实南越国民的身份认同下,南越国属于哪国的历史,也只能是各有各说。其实在越南官方史观里,也有将南越国归入越南史的,难道香港又“自南越国时代起成为越南领土”了吗?

牵强地将香港和中国连结

在宋朝的部分,“框架”说要教学生“宋末皇室与中原人士南来,了解其与香港地区生活和定居人口的关系,并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影响”。此句其实颇莫名其妙。宋末皇室为躲避蒙古铁骑,相传在九龙暂居一段短时间,然后从荃湾乘船出海继续逃亡。宋帝只是一个过客,在香港期间也没有做过什么事(至少目前史料未有发现),请问除了促使盆菜的发明外,可以与香港的“生活”和“定居人口”扯上什么关系,和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真要讨论“香港与国家的互动情况”,为什么不谈谈1197年大屿山盐民起义呢?

这个课题的另一个重点是宋朝的海外贸易。学界目前对宋代香港的海外贸易掌握不多,但也不难理解香港之所以会参与宋代的海外贸易,是因为地理上维港就处于来往广州的航线上,不论香港是否中国的一部分,商船也会驶经此地。那么到底要怎么透过这件事,“让学生明白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而提升学生的国家观念”?

偷换概念,隐藏中国历史的黑暗面

到了明朝,“框架”的主题在于北京和紫禁城的设计,并要以此“让学生认识都城对巩固国家统治及安全的重要性”。用明代北京来讨论国家统治,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明朝是中国史上其中一个最为极权的时代,文字狱非常盛行,北京城内处处是东、西、内厂和锦衣卫特务,监控臣民言行。而紫禁城中气氛更是恐怖,赵翼《廿二史劄记》的描述最为传神:“明祖惩元季纵弛,特用重典驭下,稍有触犯,刀锯随之,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透过一个“稍有触犯,刀锯随之”,每天官员上朝前都会与妻子诀别,到了晚上如果能平安回家就会庆祝的时代来“探索中国传统思想的底蕴与内涵”,你是认真的吗?

在清朝,将重心完全放在“列强入侵”,可谓完全不意外。也同样毫不意外地,这里的描述完全将中国置于“受害者”的位置,使人误以为白人国家是唯一的殖民者,而中国则是单纯被全世界宰割的羔羊。不要忘记,清帝国也是一个“帝国”,帝国主义罪行,中国也没有少犯。讲到“危害国家政权、主权及领土的完整”,乾隆黄帝出兵入侵缅甸贡榜王朝、西藏、越南西山王朝等,又两次对准葛尔(今新疆)种族屠杀,这些事情发生在十八世纪中晚期,距离鸦片战争一百年不到。

然后教师又要“藉不同历史人物(例如林则徐、邓世昌等)的事蹟,让学生体会前人为保障国家持续安全发展的决心及贡献”,这当然也是偏袒中国一方,再次塑造中国“完美受害者”的形象。难道懿律亲率皇家海军攻打定海,西摩带着八国联军保护侨民,又不是在“保障”他们自己“国家持续安全发展”了吗?

零碎片面的段落、模棱两可的描述

初中“框架”在“中华民国时期”,再次牵扯上香港,今次是“香港各界在内地抗战期间所作的支援及其重要性”。使人费解的是,香港单向支援中国的战争,为什么会引申出“国家与本港一衣带水、共为唇齿的关系”?当然二战局面牵一发动全身,要说中国战事与香港沦陷有关也无不可,但“共为唇齿”则未免太夸张了。香港在二战的脉络中本来就与中国分开,后者与日本开打第二次中日战争,而香港则是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攻击的一系列欧美殖民地之一。

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教育局针对的是中国外交政策。其中的“重要事件”是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以及八十年代的中英谈判。单举两件事件,片面地形塑“中国对抗西方”的印象(中国在万隆会议与非洲和亚洲国家“抵制”西方,又在香港前途谈判中“令英国低头”),显然都违背学术和教育的原则。除此之外,学生更要认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从而珍视今天国家所建立的政治安全的环境”。然而,当今中国“建立政治安全”的方式,不就正把自己排除于文明世界之外吗?

2. 高中中国历史科

含糊其辞,有失专业

高中课程的必修内容大抵与初中重叠,在此不赘,但仍可留意选修的部分。在选修单元一“二十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教育局要求老师在讲解五四运动时,“探

中国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与传统在备受挑战的情况下,仍然历久不衰,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依据” 。“历久不衰”这种字眼,其实和“自古以来”一样,都是专业的历史学者所弃用的,世间本来就变化多端,无什么是“历久不衰”、“自古以来”的。而“传统”也是一个需要非常小心处理的字眼,文化不断变迁,哪一年的版本才是“传统”?

况且,“中国文化与传统”已经在五四运动中“备受挑战”,经历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等等,改革甚多。那么所谓“传统”中国文化,又何以“历久不衰”?君不见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南来香港的文人,像陈伯陶、赖际熙、朱汝珍等大学者,正是清朝覆亡后被疑古批古的新中国社会所不用吗?

片面地将制度运作等同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教育局另抽出单元四加入国安内容,主要围绕中国田制、兵制及科举制度的演变,然后十分牵强地“总结制度的有效运作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一国之亡,总是各种不同因素累积的结果,决不会单纯因为某个制度运作不顺导致。唐帝国面对的内外战乱,像安史、黄巢等,不少都与田制没有直接关系,例如前者就是中亚粟特人对唐帝国的反抗。要说土地兼并的问题,与其归咎制度运作,不如讨论统治阶级的腐朽吧。

至于兵制,“框架”将唐、明两朝“未能平定内乱及外患”归咎征兵制失效。唐代的府兵,和明朝的卫所都曾经是非常成功的制度。府兵制设立之初,原意正是注重京师防卫,阻止将领拥兵自重。而藩镇之所以冒起,继而反扑唐朝政权,是因为帝国过度扩张,才在其根本无力从中央掌控的新占领地区设立兵镇,并授予节度使大权。至于明朝亡于李自成起义以及清朝的入侵,是政治腐败以及先前的战争消耗(尤其是朝鲜战争)的影响较多。将可以迅速征调远在四川的军队到朝鲜作战的兵制,评为“失效”,是否公道?

偷换概念,混淆视听

到了单元五,“框架”要由“汉唐时期的佛教、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及明清时期的基督宗教”进入中国,讲“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兼容并包的精神”。这里,笔者首先想起的是北魏至唐朝的三次主要法难,政权大肆迫害佛教徒,史称“三武灭佛”。至于元朝的伊斯兰教盛行,是因为蒙古帝国本来就是宗教宽容的国度,又继征服中国后攻入了伊斯兰世界,打通了文化交流的要道。这里“兼容并包”的,是蒙古文化,不是中华文化。而明、清二朝,传教士在中国遭遇的困难和危险丝毫不少,教案亦不绝。

无可否认不同的宗教先后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但这与中国文化是否“兼容并包”有多大的关系呢?或许首先应该质疑的,是“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各处乡村各处例,中国统治下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反应也各有不同。单是香港一地,十九世纪天主教的传教士便在西贡和大埔取得空前的成功,在荃湾和其他地区的传教基地则成绩平平,难道是因为“西贡文化兼容并包”,而荃湾人就是排外法西斯吗?

3. 初中历史科

掩盖香港独特文化

世史科本有更多与香港有关的内容,所以“框架”的问题自然也不少。“框架”第一个课题,便是早期香港的历史文化,将第一个重点放在“本地姓族来自内地不同省份”,以此引申到“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对历史的扭曲显而易见:各族迁徙,一般并不会直接影响国界的划定。清末大量华民迁移到东南亚,甚至美洲、,岂不全世界都是中国的领土?当然,此课题牵涉的氏族、民系皆自中国迁入,而香港地区当时确实受中华帝国所统治,但两者本身根本没有直接关系。那些南迁的人们,不就正是为了逃避中国的兵灾才到香港的吗?

此课题又要求学生学习早期香港人的生活风俗,“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并了解香港与国家在历史和文化上的渊源和连系”。这样的做法明显是为了磨灭香港文化的独特性,意图将之与“中华文化”混为一谈。“框架”列长洲太平清醮为例子,但偏偏长洲的太平清醮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原因在于有飘色巡游。飘色和打醮本是两个分开的庆典活动,虽然皆发源于中国,但要将两者结合,靠的却是长洲人的创意。在打醮中加入飘色环节,是长洲太平清醮特有,于其他地区亦难以找到。

制造仇洋心态

之后是“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想当然尔政权在此要大肆渲染“欧洲国家在殖民扩张时所进行的剥削”,以及其“对不同地区(包括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比较危险的是从“人民的苦难”去讲“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也就是将“人民”和“国家”之间画上了等号。当然,站在大清政权的角度,是欧洲帝国主义的种种行径,致使其“丧权辱国”。但在人民的角度,殖民地真的只有“带来苦难”吗?在世界的范围来说,殖民主义确实在各地做成大大小小的人祸和灾难,但在东亚,尤其是中国的脉络中,又是否如此?用脚投票最诚实,1841年香港人口才七千,隔年就已破万,之后亦已几何级数增长,全是从中国到来的移民,而中国沿海其他殖民地和租界亦大抵有相同趋势。你会移民去充满“苦难”的地方吗?

“框架”没有提,笔者也不相信日后课本会讲的是:清朝在十九世纪末也仿效欧美,在朝鲜强行划了三个租界。

殖民时代社会远比今天种族多元和国际化

下一个课题,视野回到香港,依然不忘制造对英国和其他外国的仇视心理。教育局要求教师讲解殖民时代,“让学生了解港督拥有极大权力,政府高层官员亦全由英人出任、华人受到不平等对待等”。首先,近年的研究已经指出,港督的权力在不同的时代都有所变化,随社会发展、个人能力、英国政策和国际形势影响,时有高低,难以一概而论。而“政府高层官员亦全由英人出任”,也忽略了在官员以外,华人、南亚和白人精英所发挥的政治影响力,像定例局的组成比今天还要“种族多元”。今天政府高层官员全由“华人”出任,又是不是对其他族裔不平等?

然后“框架”又要求学生学习“本地华人团体”,“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中救济、慈惠的美德,加强民族和文化认同感,并明白香港虽在英国殖民管治下仍然与内地关系密切”。“救济”、“慈惠”当然不是“中国”才有的文化美德。1860、70年代,东华三院在城市中帮助华人的同时,白人传教士除了在维多利亚城,也在新界各乡村中赠衣施药、广建学校、介绍工作等等。而“与内地关系密切”亦甚偏颇,香港在十九世纪已经成为国际级都市,与印度、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台湾、日本关系都十分密切,一点也不输给“内地”啊。

另在课题12“20 世纪香港的成长与蜕变”中,主要聚焦在“战后香港的发展与内地紧密连系”和“回归祖国的历程”。同理,这也是试图将历史上的香港与世界各地脱钩,而营造香港一直依赖中国的印象。为什么特地要提东江水供港,却不谈美经援村呢?

4. 高中历史科

“框架”在高中历史科主要处理香港和中国的“现代化与蜕变”。关于香港的部分,其中一半与初中略同,不赘;但另一半却要以“本地的中国传统节日”讨论“本港作为国际城市的发展及与内地关系”,这是颇不合逻辑的组合。撇除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个问题,请问只列举端午、中秋,而遗漏圣诞、复活节,以至是少数族裔重视的各种伊斯兰、印度和东南亚节日等,又要如何体现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呢?

至于中国现代化的部分,“框架”要求学生“认识中国在20世纪上半叶所面对的挑战及所作的现代化努力”,但内容却全是“20 世纪以来中国面对的外来侵略”。这样的逻辑,是要指出中国在被侵略才会现代化,还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就是不断被侵略?而且“框架”列举例子中的八国联军之役,明明是中国首先发动攻击,怎么就变成了“外来侵略”呢?“日占山东”应是指一次大战后的山东问题,其实亦系一贯中华史观的说法:是日本打败了山东的德军,又得中华民国总统同意转让山东权益,但偏偏所有责任都被归咎在日本身上。还有,与其“学习欣赏国人为保家卫国所作的付出和牺牲”,为什么不欣赏香港人为香港付出和牺牲呢?

最后是“新中国”的部分,敢问“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所指为何?是积极消减人口,还是对文化的毁灭?不论是经济、文化、政治还是社会,毛泽东时代都是一场灾难。大概军事方面是例外吧,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就在新疆引爆了。

纵观中、世史两科“框架”,最严重的问题当然是政治凌驾专业。将政权稳定、国家安全视为历史学科中最重要的主题,早已背离现代历史学关心整个社会发展、百姓生活,而非某个政权或帝王将相的趋势。将现代的“中国”套在一个没有“主权国家”概念的时代,更是偏离史实。试问没有主权和国界概念的秦朝人,又怎会觉得遥远的、政府实际治理范围以外的香港,是他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外,继续沿用汉族天朝史观,而缺乏其他平衡的观点,亦是非常过时和危险的做法。这包括以中原帝国为世界中心的论述,将中原文明视为较“先进”和“优秀”的假设,都会种下中国民族主义和敌视“非我族裔”心态的种子。而在涉及香港的部分,中国史观也取代了香港本位的视角,抹去了香港的特色,也将香港人的身份消除。

以上是就这所谓国安教育课程框架以历史学角度所看到的一些观察。希望有教育界的朋友也能为我们剖析这份“框架”在教育现场会产生的问题,像“建议的学与教活动”,以及其中多次提及带领学生前往中国参观考察的部分。香港的历史教育由破烂不堪变得支离破碎,但笔者并不相信“历史由胜利者所写”这句邱吉尔名言,尤其是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网络时代。反而,有一句非洲谚语是这样说的:“在狮子学会书写之前,所有故事都歌颂猎人”换言之,我们要做的就是教狮子以及幼狮写字,猎人满手的鲜血就无所遁形了。

作者 medium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