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算一算经济账 年轻人都不爱过年了

2019年02月05日 18:17 PDF版 分享转发

现如今,似乎只有老年人对过年比较上心,又准备年货,又打扫房子,而中年人基本无动于衷,不会做特别的准备,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反而觉得,过年没有兴奋,反而成为了一种思想负担,他们认为,过年,最大的兴奋点就在于带薪放假,其他则更多都是麻烦事。有些人甚至不愿意过年,更不愿意回家过年。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此,过年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叫做反向春运,说的是现在一到过年,的年轻人不回老家了,反而出现了父母坐火车到大城市来过新年的情况。比如著名的营销视频,啥叫佩奇,就反映了这个现象。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其实,这都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越是发达的地方,过年的气氛越是比较淡,反而是广大农村地区,过年的气氛比较浓,现在的经济格局,把大家庭全部都化整为零,平常分散在了全国各地,一到过年,通过春运短暂的重新整合,而很多所谓的亲戚朋友,都是一年才见一次,平常根本没交集。这无形中就加大了年轻人过年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

首先,讨厌春运,火车票难买,这是肯定的,吐槽铁路部门也没有用,这是短期内的需求暴增,永远不可能解决运力问题,如果按照过年去准备运力,那么平时就会发生三分之二的运力浪费。所以每年都要上演抢票大战,买不到票的就得去找黄牛,买高价票。熟悉的都知道,黄牛的存在,就是让管制的价格回到均衡。他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打击黄牛的结果,就是很多人反而买不到票了。所以这个事是两头堵,很多人只能一边骂黄牛,一边找黄牛。对他们是又爱又恨。

其次,讨厌送礼,中国的老礼太多,外出打工,讲究衣锦还乡,如果你空着手回家,总会被亲戚们鄙视,所以很多人都花掉几个月的薪水去采购礼物,七大姑八大姨,多少都要有点礼物,而且还不能太寒酸。但这花的可都是自己的血汗钱,过一次年,就会被扒一层皮。最重要的是,送礼完全不是出于真心的,而是形势所迫。

第三,讨厌聚餐,更讨厌给熊孩子发红包,总是不同的亲戚一起吃饭,很多人一年你也见不了一次,要不是顶个亲戚的名义,这些人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跟他有任何来往。所以这种名义上的裹挟,让你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当成任务完成。还得没话找话,跟他们客客气气。而由于没有交集,所以话题天南海北,几乎完全聊不到一块。气氛经常是相当尴尬。所以就会没话找话,问你结婚了吗,生娃了吗,赚多少钱,买房了吗?这样聊天,就更加招人厌烦。而且这些亲戚的目的,有时候也并非是为了你好,而是希望你过得不好,顺便教育你几句,这样他们会创造一定的优越感。

第四,讨厌攀比,走亲访友,喝完酒之后就是攀比,这几乎成了固定套路,比房子,比车子,比收入,比孩子,能比的都要比,而且比的都是外在的这些东西,这就让年轻人感到很不舒服,压力巨大。但其实很多东西未必是真实的。只是用来炫耀的谈资。

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讲,除了对于父母,跟这些亲戚根本没什么感情,实在是提不起兴趣,而过年中这些杂音,不但浪费金钱,还浪费了大量的精力,甚至搞的心情很糟糕。所以很多人才不愿意回家过年,更愿意把父母接到大城市,但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说,他们却是不愿意的,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喜欢老礼的,喜欢聚餐的,喜欢攀比的,他们对这种的活动乐此不疲,喜欢把你推销给老家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们,隔壁老张老李们,所以很多家庭,甚至为怎么过年发生了争执,而年轻人更多照顾父母的面子,顾忌他们的感受,这才回家,选择隐忍。但心里却并不开心。

综合来看,过年,本身就是一个习俗,农业生产需要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合作,所以会有家族式的概念,也需要过年来维系家族式的关系,但后来进入工业时代,城市化开始上演,其实已经不再需要维护这种关系了,只是因为那时候家庭子女比较多,所以家庭关系还显得比较热闹,特别是家长们,在刻意的维护这种关系,让过年虽然没有了实际意义,但仍然具有仪式感,但随着互联网社会到来,一代接近中年,这种趋势会逐渐的变化,亲戚会越来越少,等再过10年,独生子女这一代成为了中年人,基本上就会完全改变了,大家庭会完全解体,小家庭会越来越多。再也不会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家庭都变成了421结构,那时候过年的气氛就会完全变化。所以年轻人也不用一到过年就发愁,老年人也不必感叹年味越来越不足,这本身就是社会结构变化的结果。

来源:齐俊杰看财经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