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研究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假說,在這些生物面前一無是處

2019年11月01日 6:32 PDF版 分享轉發

懶懶澳洲小考拉(pixabay)
懶懶小考拉(pixabay)

希望之聲記者李智綜合報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進化論假說的核心思想,指地球生物面臨嚴酷的競爭,必須不斷進化以適應惡劣的環境,否則只能被大自然淘汰。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後來,達爾文這套理論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移植到了人類的社會,稱優勝劣汰也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只有強者才能生存——這就是在當代中國風行一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實際上,受當時科學發展的局限,達爾文的假說中有很多不足,比如根本無法解釋遺傳變異現象,單一物種的生物演化史也根本找不到完整的證據。最近,美國堪薩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懶惰能推遲的速度,換句話說,不是「適」者生存,而是「懶惰」者生存!

從500萬年前到今天,海底就生存著各種各樣的軟體動物,在研究了299種腹足類和雙殼類動物,如海洋蝸牛、海蛤蝓、貽貝和扇貝后,發現這些生物的累積代謝率在數百萬年間基本保持穩定,而靜止代謝越慢的生物,生存的時間越長。和今天存活的物種相比,已經滅絕的178個物種的新陳代謝明顯偏高。這表明或許「懶惰」才是個體或物種最佳的生存策略!

海蝸牛(pixabay)

科學家對此的解釋是,遲鈍或懶惰的生物維持生命的能量需求較低,這樣在環境巨變時也更容易存活。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究員Luke Strotz表示,導致物種滅絕的原因多種多樣,非常複雜,但對生物演化史來說,較高的代謝率意味著更有可能滅絕。另外,物種分佈範圍和棲息地大小也有重要影響。如果一個物種分佈範圍狹窄且代謝率很高,那麼它們滅絕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該研究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海蝸牛(pixabay)

(本篇文章和圖片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原文鏈接:研究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假說,在這些生物面前一無是處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