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唐朝高考出題老師,都是一身的文藝細菌

2018年06月23日 4:58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六神磊磊讀金庸

作者: 六神磊磊

你知道在,??「??」的詩歌題目是什麼樣,有多美嗎?

今天來簡單講一下。

當時要想當,基本都要考詩歌,尤其是開元后。

你不會寫詩就去高考?那多半當不了進士,只能稱你一聲壯士。

現在去看唐朝人的高考詩題目,你一定會感嘆:出得真講究,真文藝!

類似於??「淺談如何做大唐好青年??」這樣的題目,基本上是出不出來的。

比如,唐德宗貞元九年。那一年的考生人才濟濟,有劉禹錫,有

那一年考詩的題目,叫做《風光草際浮》

是不是很美很文藝?

劉禹錫,柳宗元都發揮很好,雙雙考上進士。不寫好一點,對不起浪漫的出題老師啊!

幾年後,貞元十六年,去高考。

出題老師在文藝的路上越走越遠,題目更唯美了,叫《玉水記方流》

這個題目,一般人別說考了,看都看不懂。要是我,多半就當場傻眼歇菜了,掀桌不考了。老子讀金庸去。

因為要審清這個題目,得熟讀《文選》里顏延之的詩才行。

可人家白居易呢,微微一笑:這題目,我喜歡!立刻提筆開工。開篇寫的是:

良璞含章久,寒泉徹底幽。

凌厲點題,水中有玉,漂亮!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結尾寫:

玉人如不見,淪棄即千秋。

抒發懷才不遇、千古傷心之感慨,餘味無窮。那一年,白居易進士及第。

白居易柳宗元們遇到的題目,不是偶然的。來列舉一些,大家感受一下唐朝的出題老師們多麼文藝:

《夜雨滴空階》,簡直可以當瓊瑤小說名字了。

《早春殘雪》,滿滿的80年代愛情電影即視感。

《七月流火》,用詩經里的句子出的題。

上面這些是禮部省試的題,或者是國子監的題。這些地方的老師偏文藝、感性一點,還好理解。

可是再看州府試,差不多等於是地方高考選拔賽,題目一樣文藝得要死:

《秋夕聞新雁》

《窗中列遠岫》,這也是白居易之前選秀時寫過的。

還有:

《水始冰》

《月中桂》

《風雨聞雞》

《殘月如新月》

看看最後這個題目,這是哪個文藝過量的老師出的題啊?

那麼,人家唐朝的考生怎麼作答的呢?

來看詩人鄭谷交上去的《殘月如新月》:

榮落何相似,初終卻一般。

猶疑和夕照,誰信墮朝寒。

水木輝華別,詩家比象難。

佳人應誤拜,棲鳥反求安。

美不美?

唐朝,每一個考霸的背後,都有一個文藝的出題老師。

比如王維。他參加選拔賽,遇到的題目是《清如玉壺冰》

王維一揮而就,得解元。

還有一個大考霸,叫做祖詠的。

這哥們開元十二年去考試,拿到的題目又是文藝得要死的《望終南余雪》

估計老師出題的時候正坐在長安辦公室里,抬頭一看,咦,終南山上還有雪!於是就出了這麼個題。

換到今天,北京絕不會出個題:香山余雪。沒可能的。

就在這一場考試里,祖詠寫出了詠雪的傳世名篇: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本來規定要寫十二句,他寫了四句就交卷。老師問原因,他還耍酷,說了兩個字:??「意盡!??」

意思是,四句正好,我已經表達完了,不寫了!老師居然讓他過了,給他進士。

後來我到西安,雖然是夏天,卻忍不住總想嘗試望一望終南山余雪,還被誤會成要看小龍女。

唐朝最大的一隻考霸,叫做錢起。

天寶十載,他參加高考,又碰到文藝病發作的出題老師。

卷子發下來,題目是居然是愛情故事——《湘靈鼓瑟》。

這是從屈原的詩里來的,還涉及到一個愛情悲劇,是說舜帝的夫人娥皇、女英尋夫不遇,在湘水為神,鼓瑟玩音樂,想老公。

你能想象,今天任何考試的作文題是個愛情故事嗎?

文藝的錢起拿到了這個文藝的題目,不願錯過機會。他狠狠發揮了一把,寫出了有史以來最夢幻的考試詩之一。

最經典的是結尾: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當然,唐朝也有馬屁肉麻的考題的。

大曆十三年吏部考試,卷子發下來,考生們一看,詩題是《元日望含元殿御扇開合》。

納尼?御扇開合,也要大家來表揚?

考生們當然不能說:我不幹,我要寫《殘月如新月》!我要寫《湘靈鼓瑟》!那會被打的。你只能老老實實表揚御扇開合。

於是大家就寫:

??「萬國來朝歲,千年覲聖君。??」

??「影動承朝日,花攢似慶雲。??」

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好作品。

大家別誤會,並不是說吏部考試就都很肉麻。這裏仍然有很多文藝情懷滿滿的出題老師。

比如《沉珠于泉》

是不是也很美?像是一首古曲的名字。

還有一年,老師放飛自我,卷子發下來,題目居然是《冬日可愛詩》

可不可愛?要我是考生,一定寫上:

冬天好可愛,老師萌萌噠!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