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九一三”

政治禁书版提供中国大陆政治禁书下载阅读分享,所有跟中国政治、经济、人权、民主自由、文革六四等相关的所有政治禁书下载阅读和分享。
  • Advertisement
本贴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发现其它问题,请点帖子右上角的倒三角图标举报该帖。

百问“九一三”

帖子共鏟党扑街 » 2012年6月28日

百问九一三

百问九一三

百问九一三
共鏟党扑街
初级禁友
初级禁友
帖子: 190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05.00
附件下载( ATTACHMENTS DOWNLOAD )
百问九一三.pdf
(1.13 MiB) 被下载 6531 次
附件下载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Re: 百问“九一三”

帖子共鏟党扑街 » 2012年6月28日

林彪:可悲,可叹!

吴庸
1971年9月13日一架三叉戟256号座机在蒙古国温都尔汗以东80公里的贝尔赫矿区坠毁,机上人员无一幸存,其中包括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中共政治局委员兼林办主任叶群、中国空军党办副主任兼作战部副部长林立果。苏联克格勃派专人将林彪尸体的头部割下,用开水煮以剥下烂肉,露出头骨凹陷处,与留存于苏联的林彪医疗档案一致,又剥开林彪尸体胸部,取出肺叶,发现有钙化点,也与留存于苏联的林彪医疗档案一致,由此证实死者确系林彪。中共第二号人物仓皇出逃、死无完尸,一场最高层的权力争斗至此揭开黑幕,毛泽东对其副手赶尽杀绝之心因之暴露于世。

对于奉行极权制的中共来说,这类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可说司空见惯,历来如此。毛泽东与张国涛的权力之争,与王明的权力之争,与李立三的权力之争,与刘少奇的权力之争,无不是以失势者连连认输,或被迫逃亡,或结束生命而罢休。即使下属稍有不驯,批斗起来也必然让你求生不得,万念俱灰,张闻天和彭德怀的下场就是明显事例。中共权力争斗之所以如此残酷,盖在其极权制结构决定最高权力的无限性,这种权力决定一切,享有一切,对不驯顺者的惩罚又极其严厉,诛连功能更广泛延伸,所以,此种权力之争实施的政治迫害往往波及数十万、数百万人。毛泽东与林彪的权力之争就是在上述诸多权力之争的基础上展开的。

最初,林彪是毛泽东争夺天下的一员大将。他率百万大军进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挥师南指,直通两粤,为中共建立奇功。不过,从更高层面观察,抗战8年,国力大损,国共两党本应顺应民心,共襄民生,和平建国。1945年国共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已将“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确定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这纸协定在毛泽东看来不过是欺骗舆论的伪装,他从重庆回到延安马上在干部会上宣布:“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毛泽东反对国共和平建国、一心使中国陷入战火、涂炭生灵的罪恶昭然在目,林彪之枭战正是他本人依附毛泽东的一桩重大罪行。

林彪不仅是进行内战、坑害百姓的大将,还是狂热吹捧毛泽东、制造极权制度的极左派。他积极为祸国殃民的“文革”擂鼓助阵,鼓吹“要弄得翻天覆地,轰轰烈烈,大风大浪,大搅大闹,这半年要闹得资产阶级睡不好觉,无产阶级也睡不好觉。”对那场千古未有、中外罕见的“文革”浩劫,他的评价是“损失可以说是最小最小最小,而得到的成绩是最大最大最大”;对“文革”造成的破坏他嫌不够,要求“刮它十级、十一级、十二级台风”。不仅大力煽动“大革文化命”,而且对毛泽东思想独出心裁地提出“顶峰论”,称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列“顶峰”,只要学毛著就能掌握“最高”、“最活”的马列国教,甚至说“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他还独出心裁地提出“捷径论”,宣传对毛著要“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为此而编选小红书《毛主席语录》,成为大众的《圣经》,使崇毛活动邪教化。由此,《毛主席语录》的中外文版本铺天盖地,泛滥成灾,囯内人人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小红书成了交往的规范、信仰的主轴。林彪对毛泽东的効忠,使其在毛的权力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擢升,1955年进入政治局,1958年成为五位中共中央副主席之一,1966年成为中共中央唯一的副主席,被称为毛的“亲密战友”,1969年更列为写入党章的毛之接班人。此时,林彪达到其攀登权力高位的顶点,离其折戟沉沙的1972年只差3年。

林彪攀登权力高峰时,擅长摸准毛的意图而紧跟。1962年七千人大会,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指出,各地应根据当地情况总结造成经济困境的原因,对自然灾害与人为祸患的比例作出合乎实际的评价,对毛泽东常说的成绩与错误之比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提出异意。他还指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仍然保留,过五年、十年再回头看,可能会观察得更准确。刘少奇的讲话倾向自然使毛泽东不满。这时,林彪发言,说:“事实证明,这些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有许多事情没有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而造成的。如果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如都听毛主席的话,那么,困难就会小得多,弯路会弯得小一些。”大跃进明明是夸大狂的产物,人民公社明明是超阶段的结果,两者均源于无限夸张精神作用的唯意志论,林彪在发言中却说:“我个人几十年来体会到,毛主席最突出的优点是实际,他总比人家实际一些,总是八九不离十的。”林彪刚讲完,毛泽东就带头鼓掌,夸奖林彪讲话是“经过调查研究、慎重考虑和分析”的,“是一篇很好的、很有分量的文章”,指示赶快整理、打印、下发。毛泽东由此萌发废刘树林的念头。

但是,如果以为毛真的要把最高权力交给林彪,那就被毛的诡诈、阴险蒙蔽了。毛泽东一生贪权、嗜权如命,一直霸占中共中央主席之位,到1976年死亡之前的3个多月还接见巴基斯坦总理布托,以示权力在握。接见照片上,只见他仰头于沙发靠背,双目闭合,表情木然,毫无礼遇贵宾之意,此时布托趋前,将这一枯槁形像看得清清楚楚。就是这样一个霸住权力不放的老人居然执意要将最高权位让与林彪,后者推辞再三还受到毛的斥责,这不过是毛的权术表演。他心里非常明白,林彪是多病之躯,自顾不暇,哪有接班掌权能力?钦赐“接班人”名号是一种拉拢手段,是安抚原四野势力的权宜之计。

毛泽东真正属意的接班人是“文革小组”江青一派。《晚年周恩来》一书作者高文谦据“知情人”披露的材料称,中共九大明码标价林彪为“接班人”后,毛带着张春桥到苏州看望林彪,谈及“我年纪大了,你身体也不好,你以后准备把班交给谁”,林彪一时语塞,毛又说:“你看小张(张春桥)怎么样?”林彪还是不知如何应对。这次谈话无疑透露了毛并非以林彪为确定的“接班人”,他心中自有打算。由此也就开始了林彪与张春桥的对立。林彪自视甚高,认为张不过是耍耍笔杆的“小记者”,无足轻重。张的靠山是毛泽东,于是,林彪将矛头直指张春桥,实际是与毛泽东进行权力的争夺战。

毛此时已经意识到林彪异动、不稳。起因在于,中苏两囯于1969年在珍宝岛地区发生武装冲突,继而相传苏联欲对中囯核武设备进行摧毁性打击,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爆发迫在眉睫,中共中央决定将党政军重要领导者紧急从北京疏散到外地。此时,林彪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口授6条指示,要求全军部队立即疏散,将部队装备伪装和隐蔽,抓紧生产武器、弹药,通讯联络保持畅通,二炮部队做好发射准备等。这一指示立即传给总参谋长黄永胜,黄的办事组以“林副主席第一号命令”为题,迅速下达全军。第二天,林办主任叶群以“电话记录传阅件”方式将林彪的一号令向中央领导人发送。毛泽东是中央军委主席,看后作出强烈反应:将传阅件烧掉以示不满。这就是毛、林第一次权力冲突。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权力冲突?因为林彪深切感到,所谓“中共中央唯一的副主席”、“接班人”都是虚名,并无实权,随时可被废掉,所以,他以发出一号令的信号表示自己的愤怒。他自信,在军队中他的羽翼丰满,一呼百应,毛奈何不得。

毛泽东与林彪的正式分裂始于毛欲在第四届全囯人大会上修改宪法,删去设置囯家主席的条款,他不再担任囯家主席职务。此议在中常委会上讨论时,除毛以外,其他4名委员都劝毛继续担任囯家主席一职,周恩来还提出,接见外囯使节等囯事活动可由囯家主席指定别人代行。但毛坚决反对,说:你们愿意要主席,你们要好了,反正我不做。林彪再次建议毛任囯家主席,毛立即批示:“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毛是说一不二的人,谁忤逆了他的意旨,他是瑕疵必报,而林彪则不尚服软,坚持囯家应有元首又是囯法之常规,因此,毛、林从相互利用改变为彼此反目乃是必然趋向。

1970年在庐山召开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林彪一伙在会上发动全面进攻。林彪首先发言。全篇塞满拥毛、赞毛词句,一本正经,其中巧妙地确认毛是“囯家元首”,还表示坚持毛是天才的主张。这篇讲话受到与会者支持,大会连续听了两遍林的讲话录音,以其为纲进行讨论。林的几员大将分头活动,私下串通空军、海军、总后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一致要求揪出反对毛主席的“党内大坏蛋”、“毛主席身边的野心家、阴谋家”,矛头对准张春桥及其背后的毛泽东。陈伯达、叶群、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在华北组、西南组、中南组、西北组发言,一致坚持“天才论”,一致提议设国家主席、要求毛任国家主席。这时,毛才感到林彪一派的严重威胁性,认为毛、林已成“两个司令部”,判定林彪的攻势“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的威力。他决定,先抛出中央常委委员陈伯达,开展“批陈整风”,然后迫令黄、吴、叶、李、邱屈膝投降,最后压服林彪。毛之南巡是向地方实力派打招呼,警告他们勿跟错人,预示林彪前景不妙。

毛泽东的实力远远超过林彪,因此,毛的反击部署使林彪等人陷入一片恐慌。恐慌中,林彪等以为中央已将林的心腹黄永胜扣住、周恩来欲亲自到北戴河拘捕林彪。心慌意乱,叶群、林立果才夹持林彪仓皇命令三叉戟座机起飞,逃亡,命丧荒漠。林彪等人永远消失在历史深处了,留下的是叶群与林立果一副永不消退的、挺拔无畏的高大形像:《五七一工程纪要》,直指毛泽东是“中囯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一旦“图穷匕首现”,就是暴君胆战心惊之时。暴君是绝对孤独的,他的左右就深藏着除暴安良的叛逆者,叶群与林立果就是刺向暴君的匕首!

(2012.4.14)

──《观察》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Tuesday, April 17, 2012
本站网址:http://www.observechina.net


来源:[http://www.guancha.org]《观察》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共鏟党扑街
初级禁友
初级禁友
帖子: 190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05.00

Re: 百问“九一三”

帖子共鏟党扑街 » 2012年6月28日

點評《吳忠口述〈林彪給毛澤東的信〉》

林彪的秘書于運深認為《林彪給毛主席的信》裏的“四不一要”是林彪的意思,“林彪當面向我講過,我有記錄。但並沒有形成信,這封信不是林彪寫的”


《新史記》舒雲


《炎黃春秋》2012年第1期刊登《吳忠談九一三事件》,時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的吳忠談到“九一三”後,從毛家灣查到林彪1971年5月23日寫給毛主席 的信。吳忠認為林彪深思熟慮,反反覆覆,授意、起草、修改,抄清以後還擱三天,考慮送還是不送。周總理在林彪徵求他的意見時說有這個必要嗎?於是林彪把這 封信壓下來了。

葉群口授林彪的檢討書

首先要證實的是,林彪有沒有親自寫過這封信。林彪後期批示要人模仿他的字跡,連畫圈都累,決不可能寫這麼長的信。那麼是林彪口授秘書記錄的嗎?九屆二中全會後,林彪身邊有四位秘書:王煥禮、于運深、李春生、宋德金,還有一個保密員李根清,他們都能幫助林彪記錄。
支部書記王煥禮,是老秘書關光烈推薦的,1970年11月來到毛家灣。李文普說廬山後林彪寫過一個檢討,是讓王煥禮寫的。王煥禮說他不知道李文普是怎麼知 道的,他從來沒有和別人說過這件事。王煥禮說給林彪寫檢討的信不是林彪口授的,而是葉群口授的,葉群告訴他說是林彪的意思。那是1971年春天,陽光很 好,葉群在毛家灣的院子裏邊曬太陽,邊口授林彪信。信的大意是:我(林彪)對部隊要求不嚴,脾氣不好,今後應該加強對部隊的約束,聽黨和毛主席的話。
但是,葉群口授的林彪這封信,沒有送毛主席,壓下來了。至於吳忠提到林彪給毛主席的信,王煥禮說他不知道。但他認為這封信的口氣不像林彪,林彪說話乾脆利索,不會這麼羅嗦。他認為這封信是葉群授意的。
王煥禮說:“我到毛家灣時,感覺葉群完全控制了林彪,像我們秘書要給林彪講什麼,一定要經過葉群。如果不經過葉群給林彪講了,那就惹了大禍,我們誰也不敢。”
王煥禮還說:“葉群封鎖廬山的事情,我一點都不知道。有一次送林豆豆到醫院看病,林豆豆和我說了幾句。林豆豆說葉群惹禍了,講話不檢點。林豆豆還對我說你剛來,說話要注意點。我知道林豆豆和葉群不和,我以為她們家庭鬧矛盾了,根本沒想別的。”

于運深說林彪講過“四不一要”

葉群在廬山上“翻了車”,她的“原則”是不知道“廬山”的秘書儘量不讓知道。王煥禮是廬山會議後調來的,他沒有上廬山,葉群當然要瞞著他了。
林彪的四位秘書中,宋德金是新秘書,主要負責讀書,他也沒有上廬山。只有于運深和李春生跟著林彪上了廬山。按規定只能帶一位秘書上廬山,林彪以爲只帶了于運深,他並不知道李春生也上了廬山——李春生上廬山是葉群的意思。
吳忠所說的林彪給毛主席的信,是葉群偽造,還是林彪的意思呢?
于運深認為《林彪給毛主席的信》裏的“四不一要”(“四不”不逮捕、不關押、不殺、不撤職;“一要”是遇特殊情況要執行主席面授機宜指示)是林彪的意思:“林彪當面向我講過,我有記錄。但並沒有形成信,這封信不是林彪寫的。”
廬山下來,葉群忐忑不安,黃吳等也都忐忑不安,不知道毛主席要怎麼處置他們。尤其是葉群,老在林彪身邊講怕弄到農村去之類。林彪就把于運深叫來,口授了“四不一要”,還幾次表示他“想見毛主席”。
于運深拿一張紙記錄了下來,但是沒有形成信。看來這封信十有八九是葉群的“作品”,葉群害怕被關押,由她口授形成了這封信。
這封信也表明林彪沒有野心,建議首都附近的三個人造山,由華東、東北、山東各派一個獨立營來擔任固守;把四野嫡系38軍調走,一切聽從毛主席的,讓毛主席放心,他沒有反對毛澤東的意思,更不想動武。
九一三事件後,沒有批判這封信。因為從林彪的信中看,林彪沒有任何想反毛主席的意思,而是表達了“投降”之意,希望退休,希望不要抓黃吳李邱。如果林彪地下有知,黃吳李邱及千千萬萬他的老部下,不僅被關押十年,還被判了重刑,不知他作何感想?!

附:《林彪給毛主席的信》(1971年5月23日)

毛主席:
5月20日,我找了周總理,談了談有關黨內團結和相當於政治局以上人員的安全問題,為了總理考慮和請示主席,現將我談話的大意報告主席,請主席考慮並盼主席能找總理談一談,由總理採取落實的辦法。我的意見如下:
經過五年來的文化大革命,而這個大革命是非常必要的和正確的,我們是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現在是要鞏固勝利,是要貫徹九大的團結路線,保證九大以後特別是批 陳整風以後(批陳整風是必要的和正確的,因為陳伯達是反革命分子,是大壞蛋,他利用廬山會議的機會乘機作亂,因此必須肅清他的影響),黨中央和中央政治局 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保持鞏固的團結,預防思想糊塗的人和冒險家採取意想不到的冒險行為,破壞黨的團結,導致秩序的混亂,引起國內國外的不良反應,為此要想 出具體辦法。我想了以下辦法,不知妥否,盼主席酌量:
第一,實行“四不一要”的做法,一是在暫定十年之內,對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的大軍區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經過批陳整風以後,現任中央和中央局 [按:口述如此,似應為中央政治局]人員基本上應當說是可靠的),實行不逮捕、不關押、不殺、不撤職等“四不”,如果他們某個成員有錯誤,可經過黨內思想 批判來解決,他們有病,可找人代替工作,如果病故則提陞其他人接替,至於久病要求退休者則按退休幹部處理,“一要”就是遇特殊情況要執行主席面授機宜指 示;第二,將以上規定傳達到北京以至其他必要城市擔任衛戍部隊的每一士兵,要他們根據這個規定,任何時候不執行除主席以外的任何首長有關對中央或相當於中 央政治局以上人員的捉人、關人、殺人等亂令,如果他們藉口是執行命令而執行亂令,則其本人應接受法律的嚴厲制裁,無論逃至何處,均應歸案嚴辦,而決不可託 辭是執行命令而推卸自己的責任;第三,為保證首都安全,首都附近的三個人造山建議由華東、東北、山東各派一個獨立營來擔任固守;第四,建議38軍調離華 北,這個部隊雖然是很好的部隊,但放在首都附近不甚適宜,宜調往別處,換一個原二野、三野或一野的軍來接替他們的任務為宜。
我的以上想法,是看了這次批陳整風會議文件,有的同志在擔心著安全問題,他們的心情是憂慮的,因而是值得重視和深思的。
我想,為了防止萬一發生事故起見,所以想到以上做法,但這些方法必然是不完備或甚至是不正確的,特報告主席,請主席考慮交總理遵辦。關於第一條和第二條, 甚至可以召集首都所有擔任警衛部隊的幹部開會宣佈,由他們口頭上或文字上傳達到每個士兵,並且每隔兩三個月重複向士兵傳達一次,十年不懈。十年後再看情 況,基本上也應當根據這個精神辦理。首都以外的部隊可傳達到師團以上幹部。這些內容對外都應嚴格保密,儘可能免除副作用的發生。
我很想和主席談談,如主席什麼時候有時間,請約我一談。
此致,敬禮(《新史記》第6期)



吳忠將軍
共鏟党扑街
初级禁友
初级禁友
帖子: 190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05.00

Re: 百问“九一三”

帖子共鏟党扑街 » 2012年6月28日

林彪是怎樣當上黨中央惟一副主席的

《明鏡月刊》舒雲



林彪的“官”都是毛澤東的提議

林彪一向沒有官癮,而林彪的“官”都是毛澤東的提議。

1958年,毛澤東提議林彪當政治局常委。這時林彪身體好一些了。但中央開常委會,叫林彪去,他不去。1958年2月,毛澤東到上海看望林彪,坐了將近一 小時。林辦和毛辦秘書退出,葉群有時在場。接著毛澤東在八大二次會議增加林彪為黨中央副主席,之後排名就是毛劉周朱陳林鄧了。

林彪掛著黨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還是當“甩手掌櫃”,沒有具體分工,冬天到廣州,3、4月到上海、蘇州,夏天到北戴河。

1958年召開軍委擴大會議,林彪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說自己身體不好,不能參加反軍隊教條主義的軍委擴大會議。信是他自己寫的,毛主席親啟,直接送到中 南海,毛澤東簽字後退回。1959年林彪上廬山,秘書關光烈跟著去了。不存在林彪奪彭德懷軍權的問題。這時林彪在黨內、軍內的地位已經在彭德懷之上,只是 沒有具體工作罷了。1959年廬山會議,彭德懷被打倒後,周恩來找林彪談話,傳達毛澤東的意見,由林彪擔任國防部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全軍的事都要管。

林彪叫秘書關光烈給周恩來打電話,他的身體擔當不了國防部長。關光烈回憶:“林彪在樓上住,我在樓下住,葉群攔住我,叫我不要打這個電話。葉群對林彪說,毛主席這麼信任你,說了也沒用,乾脆就別說,我來幫你。後來林彪再沒談這個事。”

1960年春,林彪叫關光烈給軍委辦公廳的蕭向榮打個電話,讓葉群當辦公室主任。林辦秘書都知道,林辦的大權握在葉群手裡,所以葉群希望林彪的官越大越好。


葉群希望林彪的官越大越好。

1966年8月1日,宣告“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的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召開。7月24日才發開會通知,汪東興受毛澤東之命,幾次打電話催正在大連休養的林 彪馬上回北京。專機停在大連,林彪知道,“騎”上去就下不來了。他託病不出,寫了報告,說他不接受當“接班人”。以前羅榮桓活著時林彪就請他向毛主席說過 他不想幹。毛澤東在林彪報告上批示,還讓他幹。林彪把有毛澤東批示的報告撕毀扔進痰盂,以示他的堅決,葉群則小心地從痰盂裡撈出碎片粘好。


毛澤東罵林彪想當明世宗

毛澤東堅決要林彪“出山”。周恩來親自勸,江青也給葉群打電話,叫葉群和林立果回北京。林彪沒辦法,只好說,不讓林立果回北京,叫葉群回去就行了。這時大 連已經發生武鬥,外面很亂。林彪臨走,對林立果說,你在這裡好好復習功課,過一段大學開學,好好上課。林彪對林豆豆說,你先不去北京,好好呆著,我過幾天 就回來。實際上林彪走後再也沒有回來過。8月7日,林彪坐專機從大連到北京,吳法憲到機場接。他注意到林彪臉色陰沉,嚇得連話也沒敢講,趕快溜掉了。

林彪一推再推,最後到北京時,八屆十一中全會已經開始一個星期了。林彪警衛秘書李文普說:“汪東興安排林彪住進有空調的人民大會堂浙江廳。我們剛到,毛澤 東就趕來與林彪談事。林彪還是說身體有病,不願接新職。毛澤東大怒,罵林彪想當明世宗(明嘉靖皇帝,虔誠道教,不問政事),你不想介入運動是假的。”

毛澤東為什麼再三再四要請出林彪呢?1967年5月,毛澤東與外賓談話時說:“(發動文化大革命)當時有很多人思想仍然不通,我只好將我對文化大革命的看 法帶到八屆十一中全會上去討論,通過爭論我才得到半數多一點的同意。”從會議的時間上也可以說明問題,正式會議前還有幾天預備會,主要內容是傳達毛澤東7 月24日、25日的講話。鄧小平宣佈,毛澤東決定正式會議開5天。鄧小平、劉少奇、陳伯達講話,再開3天小組會,最後一天再議一下,通過文件。實際上這個 會議不得不又延長了7天。原來,毛澤東得不到多數的支持,所以一定要林彪當“援兵”。林彪回北京的第二天,8月8日晚,在接見中央文革小組成員時講話,表 示支持毛主席發動的文化大革命。8月12日全會閉幕,接著開中央工作會議,解決思想不通的問題。林彪在會議第一天講話,講了“文革”問題和幹部問題。

八屆十一中全會的主要工作是通過文化大革命的決定,開幕式由毛澤東主持。會議有五件大事,一、毛澤東支持了紅衛兵,印發了毛澤東給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紅衛兵 的信;二、毛澤東指責劉少奇鎮壓學生運動的“路線錯誤”,說牛鬼蛇神,在座的就有;三、毛澤東在全會上發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張大字報》,明確指 出黨內有個資產階級司令部;四、通過《十六條》;五、毛澤東突然提出改組中央領導機構,並提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候選名單,會議發了有毛主席批示的重新排名 的文件。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陶鑄、陳伯達、鄧小平、康生、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雲。非常奇怪的是,會議沒有罷免黨中央副主 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四位副主席的烏紗帽卻“莫名其妙”的丟了。林彪“跳”到了第二位,成了黨中央惟一的副主席。

8月12日,林彪在全會上宣佈,改選結果不見報,表明他還是想找台階下台。但8月18日毛澤東第一次接見紅衛兵就洩露了“秘密”。林彪站在毛澤東身邊,宣 讀經過毛澤東審閱的重要講話,這已經“不打自招”,說明黨中央在人事上有重要變動。會後新華社的報導,按全會選舉結果重新排了座次。就這樣,林彪成為中國 第二號人物就滿世界都知道了。

林彪警衛秘書李文普說:“林彪曾幾次流露不想幹這種角色。”(《明鏡月刊》第20期)
共鏟党扑街
初级禁友
初级禁友
帖子: 190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05.00

Re: 百问“九一三”

帖子共鏟党扑街 » 2012年6月28日

舒雲:毛能和江分開,林就不能和葉分開?

說來奇怪,“九一三”前後高層領導人都頗有反常舉動,林彪的妻子葉群和兒子林立果也非比尋常地活躍,反倒是林彪與被指為其“反黨集團”骨幹的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和邱會作,日程言行並無異常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溫熱寒


毛澤東為什麼說“林彪幫了一個大忙”?為什麼不讓攔截林彪專機?為什麼問林彪專機上有沒有活人?鄧小平為什麼要把“兩案”綁在一起?為什麼中國沒有堅持索 回要林彪專機黑匣子?周恩來憑什麼得出“自行墜毀”的結論?林彪在北戴河的最後三個月有反常行為嗎?是誰在電話中催促林彪女兒林豆豆也上三叉戟?《五七一 工程紀要》是怎樣被發現的?李偉信被捕後為什麼要找汪東興?……
已故中共黨史專家王年一曾說,1971年“九一三”事件是黨內最大的謎。在中共黨史上這個最為驚心動魄的政治事件40周年之際,一本題為《百問九一三》的 新書梳理了40年來未曾解開或者只是部分解開的謎,一口氣提出了103個問題。作者舒雲堅信:再大的謎也必有謎底、也應該揭開謎底,大白於天下。

十年提煉出百問

軍旅女作家、研究者舒雲,堪稱林彪和“九一三”事件的專家。她是安徽宿州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從軍數十年,出版過大量與黨史、軍史、革命史有關的長篇報 告文學和調查報告,例如《從西柏坡到中南海》《金雞破曉:共和國誕生前後的外交》《神六背后的故事》等,而最擅長的是曾為老帥、老將如林彪、聶榮臻、羅瑞 卿、楊勇等作傳。

1987年,舒雲接觸到林彪問題,從此著迷,潛心研究。她多年來採訪“九一三”事件當事人、知情者及林彪家人千餘人次,並查看、搜集了大量檔案資料,有眾多獨到發現,在明鏡出版社先後出版了《林彪事件完整調查》《林彪畫傳》《林彪日記》《林彪元帥最新相册》等書。

明鏡出版社是海外出版有關林彪問題的書籍最多者,丁凱文主編的《重審林彪罪案》(上下)和《百年林彪》,吳潤生《林彪與文化大革命》等書,都産生了相當廣 泛的影響。而舒雲關於林彪的研究著作,不僅因其高産,更因其佔有第一手材料十分豐富,填補黨史、現代史的空白,受到史學界人士和廣大讀者的重視。

作者介紹,《百問九一三》這本書,早在2002年就有了雛形,當時標題叫“百問百答九一三事件”。王年一教授生前看過書稿,認為很好,但作者一直没有拿出 来。2006年之後明鏡出版社連續出版了她的幾本關於林彪的書,“關心九一三事件的人越來越多,隨著新材料的湧現,隨著我不斷採訪知情者,經過十年打磨, 終於成書”。

毛能和江分開,林就不能和葉分開?

說起來,“九一三”事件似乎用一句話就能說清:林彪及妻子、兒子乘坐三叉戟飛機,出走境外,機毀人亡。但是,事件經過究竟如何?中國高層為什麼在最短時間內,把這個國際事件化為國內事件?十年嚴厲追查,一次特別庭審,為什麼反而謎團更大,質疑更多?

“九一三”事件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破產,正如舒雲在這本書中所說,“毛澤東越來越明白,林彪自我爆炸,也炸碎了文化大革命。林彪死了,文化大革命在人們心中也死了。”——也就是說,“九一三”事件宣告了毛澤東“在無産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全套學說的破産。

對這一事件,作者既從細節著手,追尋疑點,發現新材料,例如,林彪讓黃永勝當代總長,而毛澤東則劃去了“代”字;再如,山海關機場兩輛油車同時加油20分 鐘,林彪專機在強行起飛前應該有17噸油,最後迫降時決不止2.5噸;又如,林彪專機在飛越國境線時著了火……等等;另一方面,又必須從宏觀著眼,分析根 源——說來奇怪,“九一三”前後高層領導人都頗有反常舉動,林彪的妻子葉群和兒子林立果也非比尋常地活躍,反倒是林彪與被指為其“反黨集團”骨幹的黃永 勝、吳法憲、李作鵬和邱會作,日程言行並無異常——當年審查人員追查毫無結果,舒雲又詳細考察過林彪到北戴河幾個月的活動、這幾位大將在“九一三”之前的 日程,並沒有任何能有效證明他們策劃和參與“兩謀”(陰謀篡黨奪權、謀害毛澤東)的人證物證。

舒雲在書中反問:“以林彪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根本不存在。沒有證據證明林彪與‘兩謀’有關。既然毛澤東能和江青分開,林彪為什麼不能和葉群、林立果分開?”

舒雲在全書扉頁上寫道:“沉痛悼念九一三事件犧牲者!願他們早日回家!”表明了她內心對這一事件真相遲遲不能大白的悲憤。

103個疑問,按其內容分門別類列爲“質疑林彪”“質疑山海關”“質疑三叉戟”等15個方面。這103個疑問,就是103塊拼圖的線索,找到了合理解釋這 103個疑問的答案,也就等於能够拼出全圖原貌,能够解開“九一三”謎底。到那時就可以讓沉冤數十載的死者九泉瞑目,讓真正的策劃者原形畢露。



舒雲著《百問“九一三”》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共鏟党扑街
初级禁友
初级禁友
帖子: 190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05.00

Re: 百问“九一三”

帖子共鏟党扑街 » 2012年6月28日

三叉戟上究竟是否发生了枪战或搏斗?
关于林彪坠机传闻的由来和匡正(上)


(续前)2.飞机是被苏蒙方面击落的吗

如果说林彪座机被中国方面击落的可能性被排除,那么会不会是被苏蒙方面击落的呢?

的确,当时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中蒙边境驻扎有大量军队,其中包括雷达、防空和航空兵部队。中国方面一架大型喷气式飞机夜深人静时突然深入蒙背境内,其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孙一先认为,事实上,苏蒙方面的雷达部队并没有及时发现越境的三叉戟飞机,原因可能有二:一是9月12日是星期天,翌日凌晨仍处于休假状态,苏蒙军队官 兵松懈麻痹,值班不认真,没有发现空中特情;二是三叉戟飞机保持中低空飞行,有效地躲过了地面雷达的搜索。

唯一的例外是,414号界桩附近的蒙军阿沙盖图边防站,9月13日凌晨曾发现一架飞机深入蒙境,但他们把这个消息压了9个多小时才上报边防总队,而边防总 队又因故延误了近9个小时,直到9月13日下午4时以后,才上报到乌兰巴托公安部边防内务军事事务局。也正是这次突发的空情,检验出苏军的防空系统漏洞不 小。因此,10月底,苏联国土防空军总司令巴季茨基空军元帅专程到蒙古活动近一个月,检查和整顿苏蒙军的防空系统。既然苏蒙方面连空情都没有及时发现,还 能谈到发射地空导弹或出动歼击航空兵击落林彪座机吗?(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孙一先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蒙古方面虽然没有击落三叉戟,但他们的雷达还是发现了目标,这是根据我侦听部队获悉的情报得知的。9月13日22时15分,空 军司令部报告说:18时04分,蒙古雷达团团长向所属各连发报,凌晨2时半有一架不明飞机在温都尔汗起火坠落,因此,从18时起进入一等戒备。周恩来接到 这份报告,立即报告了毛泽东,并相应做了紧急战备部署。

2009年前后,又出现了苏蒙方面击落林彪座机的新说法。苏联资深外交官、汉学家古达舍夫·里萨特·萨拉甫京诺维奇(中文名“顾大寿”)新近出版了回忆录 《我的中国生涯》,其中有一段详细记述了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他在苏联驻华大使馆工作时,苏联驻华使馆派他到温都尔汗实地查看、现场的经过。他写 道:“林彪、叶群、林立果乘坐军用飞机急匆匆地从北戴河机场起飞,但是,他们在越出中国国境后,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地区被击落”。“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空军雷 达发现中国一架军用飞机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空,错误地把它当做是侦察机。“(阎明复:《前苏联外交官目睹“九一三”事件现场》,《炎黄春秋》2009 年第10期)

顾大寿没有明确地说出林彪座机是被蒙、苏哪方击落的,他这里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无法自圆其说:既然被击落,机上人员的尸体为何完整无损呢?

3.飞机是在空中遇到麻烦了吗

有人怀疑,林彪座机或许是空中遇到了麻烦,比如机械方面出现了故障,再比如气象方面遇到了困难。

256号三叉戟飞机是从巴基斯坦转手买来的同类飞机中最好的一架,机组人员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在政治、思想、技术、作风方面均过得硬的干部,飞机的维护保 养是无可挑剔的,因此不存在技术方面的故障。而且从北戴河起飞时,飞机状况是好的。周恩来查问飞机时,胡萍回答吴法宪并授意潘景寅说飞机有点故障,是为了 欺骗周恩来,掩盖阴谋。至于天气情况,也无异常。蒙方在9月16日提供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飞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上飞行失事的现场调查纪要》中说: “据乌兰巴托中央机场气象台报告,在9月13日两点钟时,肯特省依德尔莫格县上空有二至四级的云,能见度50公里,无危险的气象情况,无风沙,无雾,无 风。”(孙一先:《在大漠那迪》,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年版,第217页)这就是说,林彪座机的坠毁,与飞机机械和天气状况无关。

退一步讲,如果飞机空中遭遇机械故障,直接的后果要么发生爆炸,要么失去控制,无法操纵。王海肯定地认为,“飞机不是在空中爆炸的。”他的理由是失事现场 留下了一道相当长且清晰的迫降轨迹,飞机残骸散布呈带状且比较集中,机上人员尸体也非常完整且散布在一小片面积内。如果是凌空爆炸,残骸和现场根本不会是 这个样子。如果飞机失去控制,也不可能做出一系列基本符合迫降特征的动作。(王海:《我的战斗生涯》,中央文献出版社删年版,第297页)

4.飞机上发生了枪战或搏斗吗

从理论上说,飞机上发生枪战或搏斗,足以导致飞机失去控制,机毁人亡。而坠机现场又发现了7支手枪,2支微型冲锋枪,43发子弹,这就更给机上枪战搏斗说 提供了佐证。1972年1月,英国《新观察家》驻莫斯科记者听苏联人讲,苏联专家已把烧焦的林彪尸体整理出来,发现尸体上中了9颗子弹,呈蜂窝形。这家报 纸的意思是,飞机上发生了激烈枪战,导致飞机无法操纵而坠毁。

如果发生枪战,至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他有枪;第二,他对林彪叛逃以死相拼。从飞机上的乘员来分析:林彪、叶群、林立果、刘沛丰绝不可能搏斗,司机 杨振刚也不可能;潘景寅在聚精会神驾驶飞机,也难有搏斗的可能;唯一有可能的是3名机务人员,但这3名机务人员没有配备武器,手枪在叶群、林立果、刘沛丰 手里,林立果也不可能到飞机上给他们发枪。那么,没有枪,怎么向林彪射击呢?退一步讲,从当时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林彪是大名鼎鼎的副统帅,即使他们明知 道是仓皇起飞,即使他们感到情况异常(他们未必就知道是向蒙古、苏联方向飞),但他们会有胆量向副统帅开枪吗?

最有力的证据还是坠机现场的实际情况。9月15、16日两次到坠机现场视察的中国驻蒙古大使许文益写道:“是否像外电所传,飞机坠毁前机上发生过搏斗?根 据对飞机坠毁现场和飞机残骸进行的技术研究,以及对尸体进行的法医鉴定,没有发现搏斗的痕迹。9具尸体都没有任何弹孔。几具尸体头部的血迹,是飞机爆炸时 撞伤和急速甩出时摔伤所致。外电传林彪尸体有枪击的‘蜂窝状窟窿’,纯属无稽之谈。” (于弓编:《林彪事件真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杜1988年版,第175页)

王海也肯定地认为:“飞机坠毁前机内没有发生过搏斗。机上3个机械师没有带枪的可能,他们知道飞机是未经批准强行起飞,但并不知道飞机要去哪里,不可能知 道此行是林彪叛党叛国,因此不会允许他们携带武器。”(王海:《我的战斗生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298页)从他们的尸体分布在林 彪尸体周围看,倒像是保护的样子。

但是,前面提到的顾大寿的回忆却持异议。他说:“温都尔汗地区干燥炎热,死者的残骸埋在沙里,所以还没有腐化。我们在飞机的舱壁上发现子弹的弹孔,这些弹 孔的边缘全都是向外翻的,可以断定子弹是从飞机里面射击的。这说明机舱内曾经发生了搏斗,还使用了武器。至于在飞机坠毁之前,机舱里面发生过什么事情很难 说。但是,可以肯定飞机坠毁不是由于机舱里面的射击所致,因为飞机坠落下来,着起火来,并发生了爆炸。”(王海:《我的战斗生涯》,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第298页)

都是现场目击者,是否发生枪战却说法迥然有异。哪一种说法更真实可靠呢?

5.潘景寅有可能发难吗

尽管飞机上只有潘景寅一名驾驶员,给他的夜间驾驶带来极大的困难,但从另一方面讲,又给潘景寅本人创造了极大的机遇。他起飞后改变航向,很可能是在叶群、 林立果的威逼利诱下进行的,并非出于本愿,事先也缺乏思想准备。如果他坚决反对林彪出逃,再如果他深知林彪叛逃成功后的严重后果,他很可能拼死斗争,不惜 机毁人亡来粉碎林彪的企图。但是,潘景寅有人为破坏的可能吗?

王海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了空军专家组的意见:“驾驶员潘景寅当时也不可能进行了搏斗,这一点可从他当时的政治和现实思想情况及飞机起飞前后的情况判断出 来。9月12日深夜,林彪一伙是仓皇出逃的,登机时没有正常舷梯,是从工作梯爬进机舱的,这些情况驾驶员当然清楚。林彪一伙登机后,驾驶员没有得到航管部 门的指令就匆匆开车,飞机先滑入草地,以后转入滑行道,然后强行起飞,由于操作慌乱,256号飞机的机翼航行灯撞到了加油车的加油口上,这有事后在山海关 机场捡到的256号飞机航行灯玻璃碎片为证。这一切都是驾驶员自觉所为,他当然也就不可能随后在飞机上进行搏斗。”(王海:《我的战斗生涯》,中央丈献出 版社2000年版,第297—298页)

潘景寅起飞前接到过截然不同的两种命令,他最终还是起飞了,仅此一点,就可以判断他不会搏斗。他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其天职。给他下命令的,有林彪、叶群,有吴法宪,他当然听林彪、叶群的。 .

此外,从飞机有操纵、有准备的迫降的情况看,潘景寅也没有发难的可能。

倒是飞机出境前在内蒙古的贝尔庙上空莫名其妙地原地盘旋了一圈,给人们对潘景寅,对机上情况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提供了无限思索的空间。

但是,潘景寅的死却是个难以下结论的问题。潘景寅死后,长时间没有哪一级组织或领导为他做结论,不少人怀疑甚至公开声称他是林彪死党。1980年11月 15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厄尔·费尔时谈到了“九一三”事件,他说:“据我个人判断,飞行员是个好人,因为有同样一架飞机带了 大量党和国家的机密材料准备飞到苏联去,就是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发现问题后,经过斗争,飞机被迫降,但这个飞行员被打死了。”邓小平的话,只能说是他的一个 判断。但正是因为有了邓小平这个话,1981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作出了潘景寅是“在蒙古温都尔汗飞机坠毁死亡”的结论,民政部门发 给了潘景寅的家属应有的抚恤金。(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283页)

6.可靠的结论是什么

林彪座机究竟是如何坠毁的,这曾引起周恩来的极大关注。当中国驻蒙古大使馆派人专程回国向他报告坠机现场情况时,他就指示要切实弄清坠机原因。此后,他亲 自到西郊机场,察看另外的三叉戟飞机。他还指示空军司令部组织专家组,给中央写出专题报告。空军专家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搞清了飞机坠毁的真实原因。 1972年5月 19日,专家组向中央提交了报告。报告中专家组的结论是:

我们根据大量证据认定:飞机是有操纵地进行野外降落(也就是迫降)没有成功,造成破碎烧毁的。作出这种判断的主要依据有这样几点:其一,失事发生的场地是 经过有意选择的。在温都尔汗附近这片戈壁滩上,这块地点地势是比较平坦的,飞机着陆的方向也刻意进行了选择,这些情况不可能完全是偶然的。其二,飞行员实 施了野外迫降动作。他在飞机接地前主动打开了前开缝翼,这是着陆前必须进行的动作,前开缝翼只有人工操纵才有可能打开。其三,起落架轮毂完整,没有撞击和 磨损的破坏痕迹,主轮胎良好,仍有气压,这说明在迫降时飞行员没有放下起落架。其四,飞机是在有操纵的情况下尾部先接地的。这一切都表明,256号飞机当 时是在飞行员有效控制之下,而且是主动作出了使飞机迫降的选择。

根据各种情况判断,256号飞机当时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实施迫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飞行员着陆动作不确切,没有做全,着陆速度过大,而减速板却未 打开;其二,三叉戟是下单翼飞机,它的机翼、机腹部有油箱,在高速接地时,极易造成油箱破裂、机翼折断,引起燃烧爆炸;其三,当时飞机仓促起飞,机上没有 副驾驶和领航员,飞机迫降时正是夜间,又处在完全陌生的区域,一个飞行员难以应付种种特殊情况。

我们认为,当时256号飞机之所以要在温都尔汗实施野外迫降,主要原因是因为该机油料不够。这架飞机是仓促起飞,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加满油料;在外逃时 该机又长期在2500-6500米高度飞行,低中空飞行耗油量大,到失事地点前后油料已感不足,因此被迫进行野外降落。另外,因为机上没有领航员,地面又 没有导航,当日恰逢暗夜,飞行员在空中不可能掌握精确位置,飞机是在这种情况下盲目降落。(王海:《我的战斗生涯》,中央文献出版社,第298—300 页)

到坠机现场视察过,并回国当面向周恩来汇报过的驻蒙古使馆工作人员孙一先,对专家组的报告评价甚高。他说:“这个研究报告作出的结论,我在若干年后才知 道,感到十分欣慰。许大使和我们视察现场后,向国内报告的看法,以及我回国向周总理当面汇报中的分析,虽然是比较肤浅的,但并没有搞错。”(孙一先:《在 大漠那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本文摘自《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张聿温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共鏟党扑街
初级禁友
初级禁友
帖子: 190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05.00

Re: 百问“九一三”

帖子共鏟党扑街 » 2012年6月28日

三叉戟为何在温都尔汗紧急迫降?
关于林彪坠机传闻的由来和匡正(上)


林彪是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是威名远扬的“常胜将军”,一生戎马倥偬,用兵如神,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他指挥了两个,挥师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他为什么出此下策——出逃国外,以至满盘皆输、身败名裂呢?

本书将带你走入历史,深入探讨围绕“九一三”事件的种种猜测、传闻和争论。

因油料不够而紧急迫降

按说,林彪座机最紧张的是三个阶段:一是能否从北戴河起飞;二是起飞后会不会遇到麻烦,比如遭拦截包括被击落;三是越过国境后会不会被苏蒙方面防空部队误 以为轰炸机或侦察机而击落。当这三个阶段都侥幸闯过去之后,它只要放心大胆地向预定的伊尔库茨克飞就是了,为什么要冒险野外迫降呢?

答案是:飞机没有油了。

按规定三叉戟飞机满载油量为22吨,续航能力5小时(其中包括1个小时的保留油量),平均每小时耗油4.5吨。但9月12日傍晚256号三叉戟飞往北戴河 时,加油15吨。从北京飞山海关,半个小时略多,用油2.5吨,这时油箱中有油12.5吨。13日凌晨256号从北戴河仓皇起飞时,没来得及加油。从北戴 河到温都尔汗约1100公里,飞机出境前在内蒙古的贝尔庙上空原地盘旋了一圈。空中飞行时间1小时53分,加之飞行中一直保持在2500-6500米的中 低空,耗油较多,这样飞机上就只剩下2.5吨上下的油了,而这时油箱有一部分油,因为油泵抽不上来,还不能使用。它要继续低空飞行,最多只能飞20多分 钟。照此油量,不要说伊尔库茨克飞不到,就是乌兰巴托也飞不到。在此情况下,飞行员只有野外迫降,别无选择。(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中国青年出版杜 2001年版,第258页、第277页)

以上分析是林彪出逃后不久,空军参谋长梁璞作出的。

256号三叉戟第二副驾驶,因没赶上登机而幸免一死的康庭梓,也作了同样的分析。他说:“山海关机场起飞时,飞机上的油量只有12吨半,按正常的高度、速 度飞行,把最低的平均耗油量也计算在内,最多只能飞行两个小时。”因此,潘景寅在飞行1小时53分钟后野外迫降,是合乎事理的。(《湖南文史》增刊第27 页)

一系列主客观原因

导致迫降失败

无疑,潘景寅断然决定迫降是正确的,但为什么又导致机毁人亡的后果呢?这里面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判断失误,没有弄清飞机的准确位置。飞机坠毁地点位于温都尔汗东北仅60公里(空中直线距离),而温都尔汗就有个简易机场,跑道是从草原上轧出来的, 周围的地势非常平坦开阔。256号三叉戟飞到那里降落,油量是完全够的。但是,潘景寅却没有去。之所以如此,可能是错把迫降现场当做了温都尔汗简易机场, 或者潘景寅压根不知道温都尔汗有个简易机场,他只是急切地选择个地势平坦的去处做迫降场用。由于飞机上没有领航员,也没有地面导航,精神高度紧张的潘景寅 很难弄清自己的确切位置。尽管如此,潘景寅能选择地势开阔平坦的苏布拉嘎盆地,该盆地是沙质土壤,南北长3000多米,东西宽800多米,到处覆盖着三四 十厘米的茅草做迫降场,已属不易。(于弓编:《林彪事件真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第160页)

2.陌生的地形和没有光亮,加剧了夜间迫降的难度。内行人都知道,飞机迫降本来就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夜间在异国他乡迫降就更是难上加难。13日之夜,是 个暗夜,天上没有月亮。碰巧的是,温都尔汗那夜正好停电,整个城市漆黑一团。但是盆地西北方向10公里处著名的贝尔赫莹石矿没有停电,有灯光,很可能潘景 寅把有灯光的地方看成了温都尔汗简易机场。至于地形,平坦之中其实暗藏危险,中间有高低不等的土包。(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版,第187页)

3.面对特情紧张过度,操纵失当。迫降,不能放起落架,要用肚皮擦地,最担心的是擦地后飞机起火爆炸,这就必须把油放掉。把油放光,需原地盘旋20分钟, 但潘景寅没有这样做,很可能考虑到长时间盘旋会招致地面防空炮火的威胁。他虽然做了迫降的一系列准备,但迫降的着陆动作并没有做全,着陆速度过大,而减速 板却未打开,结果造成飞机接地后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后弹起、倾覆、折断,然后起火爆炸。

4.技术欠佳,难逃厄运。潘景寅尽管是挑选出来的,但驾驶三叉戟飞机的技术还未到娴熟精湛的地步。相反,由于1971年8月份三叉戟专机维修改装就绪后, 他试飞了几次,去过山海关机场,也飞过较远的航线,但他始终对自己的“落地”动作不满意。9月12日晚三叉戟飞机拉林立果去山海关的前一天,潘景寅又飞了 一次东北航线,有人看到他情绪不好,问怎么啦?他说“落地”问题还是不理想(刘岩:《我参与处理“九一三”事件的回顾》,原载,《中华儿女》2000年第 9期)。正因为他技术上存在如此致命的短处,在突发情况面前也就很难处理好了。

潘景寅的飞行技术,并不算最好。师长时念堂回忆说:潘景寅是专机师副政委,内向,不那么开朗,话极少。他的优点是非常沉稳,但也由此带来脑子有点“木”。 他飞伊尔-18时,就飞得不精。1969年潘景寅驾伊尔-18飞往山海关机场,“撞”上雷雨,下不来了,怎么也对不准跑道。那次我在后舱,上去把潘景寅换 下来,这才让飞机落了地。陈联炳 (飞三叉戟的团副参谋长)对我说了好几次,叫我快点飞三叉戟,我们说了不算,意思是潘景寅不行。

5.三叉戟飞机的设计对迫降极为不利。它的机翼、机腹部有油箱,高速接地,很容易造成油箱摩擦受热起火。自三叉戟问世以来,国内外还没有迫降成功的先例。 因此,潘景寅即使驾驶技术再高明,也难以弥补飞机设计上固有的缺陷,何况潘景寅的技术水平还不是最精。

关于几种传闻的由来和匡正

1.飞机是被中国方面击落的吗

这种说法,一度甚为流行,根据是飞机上有个大洞。

据最先到达坠机现场视察的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孙一先证实,飞机机翼的翼根处,的确有一个直径40多厘米的大洞,大洞的旁边还有兔耳朵形的细长洞两个。一开 始,他曾怀疑这个大洞好像是一枚地空导弹打的。但进一步探查这个洞的底部,却发现并未穿透,机翼另一面完好无损。而大洞周围不规则的铝刺,刺尖有的朝里, 有的朝外。如果是地空导弹打的,怎么可能不穿透机翼,而且洞口朝上呢?经过仔细观察和深入分析,他最终否定了自己一开始的认识。(孙一先:《在大漠那 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但是,也还有人坚持林彪座机是被导弹击落的。张宁在《尘劫》一书第278页中,引述第二炮兵一位转业军人的话,说用导弹击落了林彪座机。那位转业军人说: “当年出事时,我在基地当兵,我们接到开炮命令,不知道是什么目标,以后听到文件传达,心里才明白是林彪座机。”张宁问他是不是搞错了,打的恐怕是周宇驰 的飞机,这位二炮军人笑道:“打直升机哪用导弹?周宇驰的直升机是在北京郊区迫降的,根本没用开炮。我们导弹发射的方向不是北京。我们用的是新式导弹,弹 头进去反向爆炸,当时打伤了飞机。”

针对机翼上一面完好,一面有炸开的大洞的情况,编造“新式导弹”的说法,显然是无稽之谈。直到现在,还没有听说过弹头打进飞机能反向爆炸的地空导弹。况 且,在当时,中国根本没有能打200公里的地空导弹。就是到了30多年后21世纪的今天,我国这样射程的地空导弹也未问世。

1971年10月,周恩来陪同埃塞俄比亚的海尔·塞拉西皇帝到广州参观交易会,送别外宾离境后,应邀给广州部队领导机关作报告,说了林彪叛逃的一些内情。 会上,有人递条子问是否总理命令部队用导弹把林彪座机打下来的。周恩来看完条子,非常严肃、郑重地说了下面一席话:

“我再说一遍,林彪的座机不是我命令打下来的,确实是迫降时自我爆炸,自取灭亡。大家可以想一想,林彪是党中央副主席,我仅仅是个常委。在军队他是副统 帅,而我在军队没挂职,我能命令部队把党中央副主席、军队副统帅打下来吗?他是‘九大’写进党章的接班人啊!如果我命令部队把他打下来,我怎么向全党、全 军、全国人民交代啊!当然了,林彪座机外逃时,我是及时向主席报告了的。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的组织纪律性嘛!但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要走,就 由他走吧。主席尚能宽容林彪,我周恩来为什么要阻止他呢?主席南巡时也说过,林彪还是要保的。如果他承认错误,还可以给他个政治局委员。主席对林彪宽容大 量,我为什么要置林彪于死地呢?”(图们、肖思科:《特别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受审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42页)

1972年春,在京西宾馆的一个中央召开的会议上,针对有人提出中央为什么不阻拦林彪的飞机而让他跑掉的问题,周恩来在讲话中说:林彪是我们党的副主席, 叶群给我打电话说他要在天上转一转,当时并不知道他要飞到哪里去,做什么事,在这个情况下你们哪一个(周恩来用右手食指指着与会人员)敢下决心把它拦截下 来?拦截副统帅的专机,把林彪打下来,怎么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交代?!

这就清楚地说明,中国方面是根本不会击落林彪的专机的。(刘岩:《我参与处理“九一三”事件的回顾》,《中华儿女》2000年第9期)

林彪事件发生后,为了确实弄清飞机坠毁的原因,中央命令空军成立专家组,对飞机坠毁的原因作出结论报告。空军专家组由著名空战英雄、空军军训部第二部长王 海(后来担任空军司令员)牵头,成员有空司机务部副部长何培元、空政组织部副部长陆德荣、空司军训部副处长王季南、王涛和空司机务部参谋赵汉立、金华。后 来,公安部也派人参加。空军专家组明确认为:“飞机被击落的可能性可以排除”,“机身上引起种种猜测的大洞,是飞机上油箱里的油同时向外燃烧爆炸时形成 的。”(王海:《我的战斗生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页)

还有两个更有力的证据:第一,林彪专机越境方向我方根本没有部署地对空导弹。第二,林彪专机坠毁地点离国境线360公里左右,那时我方根本没有能打这么远的防空导弹。即使在防空武器不断升级换代的今天,也做不到。(未完待续)

(本文摘自《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张聿温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共鏟党扑街
初级禁友
初级禁友
帖子: 190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05.00

Re: 百问“九一三”

帖子共鏟党扑街 » 2012年7月8日

林彪事件背后十大迷团



40年前,林彪乘256号三叉戟专机坠亡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场机毁人亡事件,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40年来,有关毛泽东与林彪集团斗争的这段历史,却鲜有文学影视作品来重现其中的波澜壮阔的故事,因为事件的许多细节依然迷雾重重。围绕在林彪出逃前后的一个个悬疑,只能留给日后历史学家们一一去破解。通过目击者的回忆材料和最新访谈,或许有助于揭开这个事件一个个谜团。

  谜团一 :9月12日13时,毛泽东南巡突然回到北京

  毛泽东为什么要问北京是否安全?

  毛泽东身体好时每年都要外出,返程一般在9月底。但1971年那一次南巡,毛泽东8月15日出发,却提前半个多月返回北京。这一举动十分反常,以致于在北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都非常吃惊。

  9月12日13时10分,毛泽东专列驶入北京丰台站,他把掌握北京军政大权的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北京军区第三政委纪登奎、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吴德、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召到专列谈话。他首先和李德生确认北京是否安全。谈话结束后,毛泽东让李德生在南口布置一个全副武装师,守株待“兔”。当时军队调动权在毛泽东手里,林彪调不了军队,调一个排也要毛泽东批准。

  毛泽东的理发师周福明回忆:“9月12日晚上,南巡刚回来的主席吃过饭就睡下了。往常总理来之前都要事先通知,这次匆忙闯来,又神态严肃,我凭着多年来在主席身边工作的经验预感到出了大事。总理对我说,快把主席叫起来,有事向他汇报。不一会儿,总理出来了,对我们说,林彪要逃跑了,其他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为了主席的安全,必须马上转移。屋里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我迅速收拾东西。汪东兴告诉我,在保证主席需要的情况下,轻装上阵,做好打仗的准备。”
中央警卫团立即部署警戒,中南海随之完成临战准备。

  毛泽东为什么认为北京不安全?

  难道毛泽东噎得知空军司办副主任周宇驰说“轰炸中南海”的话,所以一定要在天黑后进中南海?

  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邬吉成回忆:“9月12日午夜我睡了,汪东兴亲自打电话,说中南海噎进入一级战备,你负责立即布置钓鱼台的一级战备。我马上组织以假山为掩体,架起机枪,并迅速挖好工事,桥头设置钉板路障,阻断各楼之间的路径,天亮才搞完。”

  毛泽东南巡为了“敲山震虎”

  1971年8月15日13时,毛泽东抱病乘专列从北京出发,仅带汪东兴等几个人,可是警卫庞大。随卫的中央警卫团干部中队100余人,由中队长陈长江负责,全部双枪、手枪加自动步枪,另外还配有轻机枪。毛泽东走前特别问陈长江,枪里有没有子弹?

  8月16日,根据毛泽东指示,周恩来、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张春桥、北京军区第二政委纪登奎、解放军总参谋长黄永胜前往北戴河向林彪汇报工作,分别谈了宣传、常务、生产、军事等。汇报结束后,周恩来说,毛主席提议,党中央决定国庆前后召开九届三中全会,然后开四届人大。这番话对林彪震动很大:九大前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不就把刘少奇抛出来了吗?九届三中全会是不是要把林彪抛出来呢?
.

就在周恩来向林彪汇报的同一天,毛泽东专列抵达武昌车站,并当即召见武汉军区政委刘丰谈话,提出“不要搞阴谋诡计”。次日,毛泽东召见河南省革委会负责人刘建勋等,刘丰也在座,毛泽东说:“这次庐山会议,他们搞突然袭击,地下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这就是反对九大路线,推翻九大二中全会的三项议程。有人看到我年纪老了,快要上天了,他们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这次庐山会议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

  毛泽东宣布华国锋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

8月27日,毛泽东宣布华国锋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广州军区是林彪四野的老底子,毛泽东要加强对广州军区的掌控。  
77岁高龄的毛泽东“周游列国”,他不坐飞机,但“各方诸侯”要派飞机接送。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只知道专机接了谁,却“探”不到谈话内容。而“北戴河”最关心的就是谈了什么?林彪夫人叶群和林立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明明知道毛泽东谈话的内容与林彪有关,就是打听不到,知情者似乎都在有意回避。
毛泽东让丁盛和刘兴元回到广州军区传达他的秘密谈话,期望有人传话,敲山震虎。

  9月2日,江西省负责人程世清在毛泽东谈话时说,7月周宇驰两次来南昌,并运来一辆水陆两用汽车,要江西仿制,7月底他用飞机拉走了。程世清还谈到林彪女儿林豆豆叫他见到主席也说说,叶群好多事包括到政治局开会,都瞒着首长(林彪)。林立果也不知道在下边干些什么。毛泽东望着窗外,没有说话。

  9月3日零时,毛泽东专列抵达杭州。离开长沙前,毛泽东让华国锋回北京,“只跟总理一个人谈”。汪东兴、华国锋等在韶山滴水洞追记了毛泽东的谈话内容,经毛泽东看过,专送周恩来。

  9月4日,周恩来收到毛泽东讲话稿,这似乎是在试探周恩来。毛泽东南巡半个多月了,还没人敢把毛泽东谈话透露给林彪。周恩来经受住了“考验”。

  “北戴河”接到情报,“蛇”动了,“虎”也动了

  9月5日,丁盛、刘兴元从长沙回到广州,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召开广州军区2000多名师以上干部大会,传达毛泽东讲话的主要内容,这在南巡的省份里绝无仅有。
同一天,李作鹏听了刘丰的透露后大吃一惊,当天返回北京后,秘密向黄永胜汇报了毛泽东谈话内容。当晚,黄永胜就把情况通报给了叶群。

  9月6日,“北戴河”分别接到顾同舟和黄永胜的“情报”。就这样,“蛇”动了,“虎”也动了。此时毛泽东正在杭州。
毛泽东在杭州突然转移专列

  9月8日晚上,林立果带着“林彪手令”从北戴河回到北京,“手令”上只有一句很含糊的话:“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

  9月9日1时,林立果、周宇驰、空军政治委员江腾蛟在西郊机场工字房讨论,决定在上海动手,让江腾蛟用火焰喷射器打毛泽东专列。此时正在杭州的毛泽东突然提出转移专列。专列转移到靠近绍兴的一条专线上。

  9月10日午饭后,毛泽东突然提出到上海,随卫的干部中队措手不及。毛泽东专列停在上海郊区虹桥机场专用线。毛泽东一反常态,就住在专列上,随时准备出发。

  要不是等了许世友15个小时,毛泽东当天就会离开上海。9月11日上午,毛泽东和许世友、王洪文谈完,还是悄悄离开上海,一路驶回北京。

  谁是“内线”?

  如果没有“内线”,毛泽东怎么可能对林立果一伙的“活动”了如指掌?林立果的“小圈子”主要有周宇驰、于新野、刘沛丰、程洪珍、李伟信。“铁杆”周宇驰、于新野自杀,刘沛丰死在温都尔汗。活着的只有程洪珍和李伟信。

  9月13日清晨,周宇驰等人胁迫起飞的3685直升机因飞行员陈修文毅然驾机返航而迫降怀柔。周宇驰开枪杀害了英勇的飞行员陈修文,陈修文后来被授予烈士称号。周宇驰和于新野、李伟信相约自杀。周宇驰、于新野死了,李伟信放了空枪。
  1981年,空军法院因李伟信犯有积极参加反革命集团、阴谋颠覆政府、投敌叛变(未遂)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送原籍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服刑。出狱后,李伟信与老婆离婚,投靠世界级的华裔建筑师,做世界各地的艺术建筑,事业相当有成。
程洪珍也被判刑,刑满后发回山东宁阳农场,后自杀。

谜团二 : 16时,林立果突然决定返回北戴河
谁透露了毛泽东秘密回京的情报?

  林立果不知道毛泽东何时回到北京。9月11日22时,林立果接到空4军第一政委王维国的电话,说毛主席中午离开上海。林立果没有特别惊慌,因为他认为毛泽东9月25日之前不会回北京,他还有时间。但9月12日毛泽东刚到北京,林立果就得到了消息。

  毛泽东一向行踪不定,尤其最后这次南巡,更是出其不意。陈长江回忆:“毛主席南巡前严令,不准任何人泄露他的行踪。”谁这么嘴快,把毛泽东回到北京的绝密情报透露给林立果?这个告密非同小可,直接导致了“九·一三事件”的发生!如果林立果不知道毛泽东回到北京,就不会坐林彪专机去北戴河,林彪怎么可能半夜“机”叫?

  林豆豆回忆:“毛泽东回到北京,让汪东兴告诉叶群。”原来告密者是毛泽东自己。叶群得知毛泽东回到北京,马上告诉林立果。林立果决定当晚飞北戴河。

  张耀祠说:“‘九·一三事件’很突然。突然在哪里?林立果想在上海暗害毛泽东,没办到。计划没出来,毛泽东突然回到北京。林立果紧张了。是他们的意见,不是林彪的意见。林立果那一套不可能实现,还是个娃娃,把自己力量看大了。”
谜团三: 12日21时50分多,林豆豆向中央警卫团报告

  林豆豆报告中央警卫团的初衷是什么?

 
  张耀祠回忆:据林彪女儿林豆豆报告,林立果密谋要坐停在山海关海军机场的飞机外出,到什么地方没有听清楚。

  张耀祠说:“张宏给我打电话,林豆豆讲,林立果、叶群正在商量要挟持林彪今天晚上逃跑,还要派飞机轰炸中南海,暗害毛主席。林豆豆让我立即直接向张耀祠报告,保卫好毛主席。我接电话是在汪东兴秘书值班室,汪东兴和秘书高成堂都在场。张宏说一句,我重复说一句,他们两人都听清了。汪东兴立即用电话向周总理报告。”

  李文普回忆:“9月12日下午,我在平台上乘凉,林豆豆突然对我说,‘林立果净干坏事,要害毛主席,他们还要去广州,万一不行就让首长去香港,你不能让首长上飞机走。’”。李文普当时的想法是,“我有什么理由不让首长上飞机?如果他要上,我不让他上,能行吗?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你自己不去向林彪报告?只要林彪说句话,林办工作人员都会听林彪的指挥。你不敢向林彪查问,却要我阻止首长上飞机,把责任推给我们这些不知底细的工作人员。我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事,负不起这个责任”。

  9月12日晚上,李文普在值班室值班,林豆豆又把他叫到小厕所,再次讲了不能让林彪上飞机。李文普还是说,没有证据,我怎好不让首长上飞机。伴君如伴虎,从李文普的角度考虑,他不愿意向林彪报告似乎是可信的。

谜团四:叶群半夜突然要去“大连”

  叶群临走前给黄永胜打电话了吗?

  叶群和林立果原计划9月13日7时去广州。9月12日晚上,叶群安排林豆豆和张清林的定婚仪式,放两场电影,她则一直在打电话。

  22时30分左右,周恩来打电话给叶群,通话半小时。周恩来问叶群有没有调飞机,叶群说没有,马上又改口说有,是我儿子飞来的。邱会作回忆:叶群说:“101(林彪)想动一下,去大连住几天再回北京开三中全会,特向总理报告。”总理问:“什么时候起身?”叶群答:“今晚走,准备空中走。”总理说:“晚上飞行不安全,不要坐飞机走。三叉戟才进口,驾驶员还不熟悉。明天白天走,可以坐飞机。”叶群说:“你知道,那个急性子(指林彪)很难说服得了。”总理说:“为了安全,必须这样做。你应当耐着性子做说服工作。”周恩来还说,需要的话,我去北戴河看一看林彪同志。叶群极力劝阻。

  周恩来命令吴法宪准备两个机组,并要吴法宪陪自己去北戴河。吴法宪也给叶群打了电话,报告总理要去北戴河。空军34师师长时念堂很快调来两个专机组,在候机室待命。但周恩来并没有去北戴河,是虚晃一枪吗?

  这时林立果接到周宇驰的电话,说西郊机场“封”飞机了。自从9月6日得知毛泽东南巡谈话后,叶群就坐立不安,她知道毛泽东要端掉林彪了。接完周恩来的电话,叶群试图给黄永胜打一个电话,探听北京的动静。黄永胜正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周恩来召集的会议,周恩来接到北戴河报告后,要求与会者不要出门,也不要接电话,同时在门口布置警卫。所以军委一号台找不到黄永胜,叶群更加慌了。

  李文普回忆:“大约23时多,叶群叫我到林彪卧室,她先进去跟林彪说了几句话,然后叫我进去。这时,林彪早已从床上起来穿好衣服,说今晚反正也睡不着了,你准备一下,现在就走。”叶群连外衣也没有穿,和林立果一起把噎服了安眠药的林彪从床上拉起来,几分钟后坐“大红旗”走了。

  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上说:“23时多一点,接到北戴河中央警卫团的报告,说叶群宣布,周总理同意首长今晚起身去大连。叶群一宣布就上汽车走了;23时多,林豆豆从北戴河中央警卫团打来电话说:他们(叶群、林立果等人)坐汽车把我爸爸搞走了。” “林豆豆说昨晚林彪已服了安眠药,在北戴河上汽车是两个人扶着上去的。”“这个人(林彪)的脾气是很怪的,很难说服他不走。但为了安全,我还是命令警卫部队要把他们追回来。晚上无论如何不准放行,出了问题怎么负得了责!”
谜团五,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为什么要自伤?

  李文普为什么在姜作寿拦车后下了车?

  1980年为审理“两案”,总政取证组到山西吕梁矿山,找到林彪当年的卫士长李文普。总政取证组成员李唤劳回忆:“事隔近十年,李文普与原来说的基本一样。他说他事先不知道他们往哪里跑。”

  “大红旗”冲下山,中央警卫团二大队大队长姜作寿到路中间拦车,叶群让冲过去。姜作寿要不是躲得快,肯定撞上。实际上姜作寿只是想问到哪去,每次林彪出行,二大队都要随卫。李文普理解错了,他看见中央警卫团战士打着背包坐在路边,认为没有中央指示,谁敢拦林彪的车?上边一定是“不让走”!李文普脑子一团乱麻,林豆豆噎和他讲了那么多,首长(林彪)还是上了车,如果出了事,他要掉脑袋。李文普对总政取证组说:当时我就是想下车问问怎么回事。我是警卫秘书,为林彪的安全,有权处理。但是车不但不停,还打了我一枪。

  李文普自己打了自己一枪?

  “大红旗”加速冲过中央警卫团大队部后,突然停车,李文普从车上跳了下来,这时响了五枪。李文普打了一枪,车里的林立果打了一枪,二大队中队长萧奇明打了三枪。萧奇明看到差点撞上大队长,非常气愤,他拼命追车,正好“大红旗”停下,他冲着司机杨振刚一侧的玻璃窗就是三枪。他想把司机打死,但他忘了,“大红旗”是防弹玻璃,所以他三枪弹着点都在“大红旗”左侧的玻璃上,却没有打穿。

  中央警卫团向中央报告,林立果在车里打了一枪,弹洞在车的摇把底下,弹壳也在车里。姜作寿回忆:中央警卫团天天玩枪,看弹着点就知道弹道。如果林立果开枪,有车顶挡着,他只能朝下。李文普左肩受了枪伤,他打的那一枪的子弹壳掉在地上,但弹洞没有找到。

  9月13日零时左右,中央警卫团军医陆正武为李文普简单包扎。曾任外科医生的张清林将绷带拆开,看过伤口说“你是自伤啊”,李文普没有反驳。他被送到北京军区281医院,门诊叫来外科值班医生李太和。李太和看见李文普坐在板凳上,身上还背着一把小手枪。手枪非常小,像玩具一样。李文普身边还有几个带着武器的“看守”。李文普说自己是中央警卫团的,擦枪走火。李太和一听就是骗人,这么晚了,擦什么枪?李太和又问,有多远?李文普说没多远。旁边一个“看守”抢白一句:你自己打的!“看守”把李文普的枪下了。

  李文普为什么偷偷留下几张纸?

  李文普的清创手术持续一两个小时,这中间林彪专机起飞了。手术室护士注意到李文普听到飞机声一愣,不是不让起飞吗?怎么又起飞了?在李文普住院的十几天中,有中央警卫团的四人“保卫”。大队长姜作寿说,倒不是把李文普当敌人,只是交代不能跑了,也不能死了。

  国庆节前,中央警卫团要回北京,也让李文普出院。李太和说写个出院小结,中央警卫团说不用了。第二天一早,李太和到病房,预备再给李文普检查一下,没想到李文普噎被押走了。

  护士杨桂兰整理床铺,发现李文普留下几张16开白纸,上面写着林、叶逃跑问题,林老虎,枪走火??。她赶快把这几张纸交给教导员张淑英,张淑英上交医院政委。最后来了一个首长,给接触到这几张纸的人办了学习班,严令不准外传。张淑英问有这回事吗?他说相信党中央,相信毛主席。

  李文普的枪伤为什么不鉴定?

  林立果坐在李文普后面,李文普负伤时站在“大红旗”右车门外,李文普如果面向车门,坐在李文普后面的林立果子弹只能擦“前胸”到“右臂”。李文普如果背向车门,林立果的子弹是擦“后胸”到“左臂”。怎么可能“前胸擦到左臂”?中央警卫团拦车,使李文普相信了林豆豆的话,他想通过“走火”,给自己找个退身之计。伤在哪儿?李文普也考虑好了,右手拿枪,只好“委屈”左臂了。“前胸擦向左臂”,只能是李文普自己打自己。

  林办秘书于运深“九·一三事件”发生时在毛家湾值班,当天早上就被监禁在值班室。他听中央57号文件说“林彪亲自开枪打伤跟他多年的警卫人员”,根本不相信。林彪连握个铅笔都要别人捂热,而且林彪没有枪,怎么可能开枪打伤警卫人员?

  李文普说,“审查时从来就没有人说过是自伤”。后来的说法是林立果打了李文普一枪。车在,人在,从弹道上很容易鉴定,给李文普包扎和检查伤口的医生也不止一个。事实真相只需司法鉴定一下便一清二楚。

  9月13日零时左右,周恩来接到北戴河中央警卫团的报告,“半途林彪的老警卫员,现在的保卫处长李文普跳下车来,受了伤”。这些情况都还有待查清楚。”为什么不查清楚?张耀祠回忆:我没有检查“大红旗”,这事过去就懒得检查。那个情况下不能说自己打的,那时怀疑他(李文普)是自己打的。他不愿跟他们走,下来就好交代了。张宏说:走火,不说什么事,不要鉴定。中央噎发了文件,与中央一个口径。汪东兴更干脆,算了,小节,不再干扰。

谜团六:潘景寅的病故军人通知书

  林彪专机上天前,潘景寅不知道要飞出国境?
  9月13日零时22分,林彪大红旗驶进山海关机场,这时三叉戟还在加油。林彪等人从工作人员的小铁梯爬上飞机,如果潘景寅事先知道,他一定会准备好登机梯。零时32分,还有五名机组成员没有上机,机场也没有给放飞指令。但叶群说有人要害林副主席,要潘景寅立即起飞,他当然要强行起飞。

  “九·一三事件”后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上,周恩来说:“林彪飞机强行起飞后,是在京山航线飞行的,空军的雷达看得很清楚。但到了接近承德时飞机徐徐下降,到了承德上空雷达搜索到一次,飞机调头向北去了。”从林彪专机起飞后在空中的缓慢“问号”看,潘景寅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1980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右下角刊登新华社电: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昨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厄尔•费尔和夫人,回答了客人提出的问题。11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邓小平答美国记者问”。正值中国审判“两案”,厄尔•费尔问:“根据调查,飞机失事是自然的事故,是由于飞机维修不好呢?还是别的原因?”邓小平回答:“据我个人判断,飞行员是个好人。因为有同样一架飞机带了大量的党和国家机密材料准备飞到苏联去。就是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发现问题后,经过搏斗,飞机被迫降,但这个飞行员被打死了。”邓小平答非所问,问飞机失事原因,却说“飞行员是个好人”。

  这时飞行员潘景寅并不是好人。“九·一三事件” 中的两位飞行员能比较吗?直升机在陈修文的驾驶下没有出逃,而是兜了个圈迫降在怀柔,而潘景寅却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毛泽东说“林彪帮了一个大忙”,这个“忙”是飞行员潘景寅“帮”的。潘景寅家属孙祥凝凭着邓小平的“好人”说,上访一年,拿到了潘景寅的《革命军人病故通知书》。

  谜团七:林彪怎么可能有横竖两版“手令”?

  在怀柔直升机迫降现场,北京卫戍区缴获林彪给黄永胜的信和“林彪手令”。邱会作回忆:“周总理叫公安部长李震、卫戍区司令员吴忠等十余人来到福建厅。长方形桌子中间摆着一个大搪瓷盘子,里面放着一个大黑本子,本子上有两页白纸,贴着很多碎纸片拼起来的一封信,是林彪写给黄永胜的,红铅笔字,像林彪写的,但疑点一看就能看出来。当时就有人(不是黄吴李邱)提出:‘这是手迹吗?’我也走近桌子去看了一下,我看后摇了摇头,表示怀疑。黄永胜气得坐在那里不说话。”

  林彪的信由空军副参谋长王飞转交黄永胜,王飞和黄永胜都否认见过这封信。为什么要王飞转交?为什么林彪信在周宇驰身上?直升机上有一个录音机,忙乱中被按响,放出窃听的叶群和黄永胜通话。林立果的第二方案是去广州,如果黄吴李邱不去,除了拿枪“绑架”,这个录音也是个威胁吧?

  9月8日晚上,林立果在西郊机场下飞机后,向胡萍出示横版“林彪手令”。竖版“手令”在周宇驰身上,给江腾蛟、鲁珉、关光烈、刘世英、李伟信、程洪珍等人看过。竖版“手令”最后一次使用是9月13日凌晨3时15分,周宇驰凭它骗取了直升机。林彪怎么可能写两版“手令”?十年审案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横版“手令”?

  “林彪手令”和林彪给黄永胜的信,笔迹生涩。“林彪手令”是一句很含糊的话,“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写给谁的?按什么“命令”办?林彪没有当过副职,下命令都是死命令,不可能用“盼”。如果真是“林彪手令”,为什么掌握军中大权的黄吴李邱没有动静?却让“娃娃”拿着他的“手令”招摇?林彪晚年不动笔,甚至叶群让保密员李根清模仿林彪字体批文件。叶群、林立果、周宇驰、于新野等也练过林彪签名。

  谜团八:林彪专机强行起飞

  山海关机场为什么没有拦住林彪专机?

  山海关场站参谋长佟玉春回忆:1971年9月13日0时06分,海军第一政委李作鹏第三次来电话,说这架飞机要听北京周总理、黄总长、吴副总长和我的指示,其他人批准不能起飞。调度值班员李万香报告:噎要了两个油车加油。0时15分,我步行去停机坪。0时22分,距离林彪专机不到100米时,我看见林彪“大红旗”快速开来,停在专机边上,我赶紧往专机跟前跑。林立果、刘沛丰下车,林彪、叶群也下了车。叶群大喊:有人要害林副主席,我们要走。油车快让开!林立果也大叫,飞机快起动!他们没等梯子车,就顺着工作梯爬上飞机。这时,一辆大吉普开来,中央警卫团的七八个人下了车。他们没有任何反应,呆呆地看着林彪上飞机。林立果则到专机旁边打电话,事后看很可能是打给周宇驰,让周宇驰“北上”。特设师邰起良也从飞机上下来打电话叫副驾驶陈联柄等人,我拦住他,说没有周总理批准,专机不能起飞!邰起良没有说话,林立果把他推上飞机。邰起良似乎有些犹豫,回头看了好几次。

  佟玉春急了,他命令油料科长王学高和油料排长王敬之各带一辆油车,开到滑行道出口50米处设障,无论如何不能让飞机起飞。如果两辆油车到位,肯定堵死了上天的路。而两个干部先后借故下了油车,老兵也把油车停在半路。只有新兵刘三儿把油车开到指定的拦截位置。

  林彪专机的三台发动机都发动起来了,声音非常大。佟玉春朝天打了三枪,催警卫连快来。这时停机坪的照明灯熄灭了,跑道灯也没有打开,林彪专机凭着机头灯,快速滑行。上边有人喊“油车快让开”!刘三儿吓得赶快让路,但还是被30米长的右翼打弯了油车盖上的铁棍。也许是太着急,潘景寅差点儿撞到跑道边的一堆大石头,他强扭了一个90度的大弯,致使飞机提前转弯,一个轮子陷到跑道边的豆子地里。山海关白天刚下了大雨,地里全是泥。潘景寅加大油门,飞机狂吼着从东向西进入了跑道,留下20多米长的一道泥沟,起飞了。20多天后豆子收割,老百姓捡到飞机胶皮、灯罩、有机玻璃等几十块碎片。佟玉春认为:飞机和油车相撞,造成右翼严重受损。而右翼里是两组油箱,飞行一两千公里,在飞机速度、高空气流等各种复杂因素作用下,很可能短路起火,这或许是坠毁的原因?

  周恩来说:“叶群他们到山海关机场后,是采取紧急上飞机的办法走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基层单位是很难拦得住的。”“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飞机是强行起飞的。”

谜团九:林彪专机迫降是因为缺油

  山海关机场到底加没加油?

  三叉戟1E型的油表总计为23.5吨,实际装21吨,容量误差有2361千克。最大油量航程4205公里。潘景寅在接到飞往山海关的命令后,让机械师李平加16吨油。可是加到15吨时油车没油了。这样飞到山海关机场后,剩油12.5吨,潘景寅又叫李平加到17吨。压力加油快,可三叉戟第一次在山海关机场加油,油管和三叉戟油嘴不配套。如果爬上机翼,用重力加油太慢。潘景寅说明早再说。

  林彪专机起飞后,李德生在空军指挥所反复查问,它有多少油?空中耗油量多少?还能飞多远?山海关机场报告没有加上油。山海关机场真的没有加油吗?

  9月12日23时54分,潘景寅接到林立果从保密机打来的“马上走”的电话,他让34师调度室主任李海彬要两个油车。同时潘景寅叫三个机械师加油。从山海关机场调度室的值班记录看,23时55分李海彬要了两个油车。23时56分,山海关机场调度室值班员李万香通知两个油车加油。

  保障专机,绝对是紧急集合的速度。山海关场站副参谋长李仁杰回忆:“场站的油车最大的能装8吨油,那天晚上是两个4吨油的油车,三五分钟就能到位。”因为压力加油不行,直接用两辆油车重力加油。两个机械师李平和张延奎一两分钟后也上了林彪专机右翼,各负责一辆油车。西郊机场马主任说15至18分钟可以加完2.5吨油。李仁杰说半个小时可以加完4吨油。林彪专机强行起飞前至少有20分钟的加油时间,又是两辆油车同时作业,4.5吨油应该加得差不多了吧?

  据李海彬回忆,9月12日晚上,潘景寅到山海关机场,开完班后讲评会,他就到了李海彬调度室,躺在李海彬的床上,和李海彬闲聊,没有任何异常。潘景寅要了油车20分钟后,说油加得差不多了,就去了停机坪。

  时任山海关场站参谋长的佟玉春说:“当时有人说没加上油,也有人说加上油了。”油车有严格的登记本,怎么可能模棱两可呢?如果加上油,是不是支持“叛逃”?最后山海关机场说没有加上油。林彪专机在山海关机场加油是关键问题,为什么十年审案,不查山海关油车登记本和油库油量?

  1972年中国空军专家组出具报告:三叉戟IE型平均每小时耗油四吨半。从山海关到蒙古温都尔汗1100公里,飞行不到两小时。飞行高度3000米,耗油较多,总耗油量9.5吨至10吨。所以林彪专机坠毁时,存油2.5吨上下。

  这个计算除了没提山海关加油,还忽略了一个重要情况。三叉戟IE型最大起飞重量65吨,载客115人。而林彪专机只有9个乘员,按每人120斤计算,一下少了13吨。如果只有12.5吨油,又少了8吨油。林彪专机起飞就少了21吨,耗油是否也会减少三分之一呢?而且随着油量成吨消耗,三叉戟越轻,耗油也将越少。

  从蒙古温都尔汗到乌兰巴托29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山海关,也就20多分钟的航程了。苏联人判断林彪专机飞到乌兰巴托的油是够的,飞伊尔库茨克的油也够。林彪专机迫降时决不止2.5吨油,否则烧不出那么大的火。为什么不把油耗到最低?为什么要采取自杀式的迫降?

  谜团十:林彪专机黑匣子在苏联手里

  林彪专机在飞越中蒙边境时着了火?

  2时27分,林彪专机在飞行115分钟后,坠毁在距中蒙边境360公里的温都尔汗,机上9人全部死亡。

  林彪专机是被打下来的吗?谁打的?中方、蒙方和驻蒙苏军?吴法宪提出拦截,毛泽东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空军作战部部长鲁珉回忆:“在林彪专机建立的这条航线上,没有设置地空导弹。”而中国的地空导弹只能发射40公里。空军作战部副部长林立果也十分清楚,他不会去撞“枪口”。

  林彪专机的飞行高度3000米,减去地面的海拔高度600米,也就2400米左右。边境雷达监视只有几十公里。1时55分,林彪专机从414号界碑上空进入蒙古,下降到2500米,左右拐弯。

  林彪专机是被苏联打下来的吗?

  前苏联驻华大使馆参赞古达舍夫·里萨特·萨拉甫京诺维奇(顾达寿)在回忆录《我的中国生涯》中披露,林彪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被击落。蒙古空军在雷达里发现一架中国军用飞机侵入蒙古领空,错误地把它当作是侦察机。”

  技侦8团的情报显示,蒙军雷达侦测到了林彪专机进入蒙古领空,但蒙古军方还没有采取行动,目标噎消失。

  在蒙中边境有能力发射导弹的是驻蒙苏军。如果真有人打,那应该是驻蒙苏军。驻蒙苏军的职责是监视中国,林彪专机进入蒙古境内,目标大,飞得又慢,是不是被苏军误为侦察机,匆忙发射导弹了呢?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九·一三事件”后,苏联如此积极到坠机现场,拆走一台发动机和黑匣子。也可以解释林彪专机空中着火,来不及耗油就紧急迫降的原因。

  林彪专机飞到苏蒙边境了吗?

  “九·一三事件”40年了,蒙古和苏联始终没有公布林彪专机的飞行路线。2004年9月1日,退休克格勃头子扎格沃兹丁接受凤凰卫视中文台驻莫斯科记者的采访。他说听当地老百姓说,林彪专机飞到了苏蒙边境。

  虽然林彪专机飞越国境不久,中国雷达就跟踪不到了,但可以根据飞行时间推算。林彪专机有三个时间,起飞时间零时32分,飞越国境时间1时55分,坠毁时间2时27分。也就是说,林彪专机在中国境内飞行83分钟,在蒙古境内飞行32分钟。从航程看,林彪专机在国内航程是三分之二,而从国境飞到蒙古温都尔汗是三分之一,大致和飞行时间相吻合。

  从地图看,苏联赤塔距离中蒙边境414号界桩的直线距离是800公里,而赤塔距温都尔汗的直线距离约600公里。林彪专机每小时飞500多公里,怎么可能半个小时飞1400公里?

  当然,林彪专机选择的迫降方向是从北向南,而不是它的飞行方向从南向北。但仅凭这一点并不能说明林彪飞机正在返回的路上。因为飞行员需要在迫降场重新建立航线。

  林彪专机是先起火后坠落吗?

  潘景寅为什么带几吨油野外迫降?三叉戟机翼内侧油箱与机腹几乎在一个平面上。机腹擦地迫降,机翼油箱的存油将起火爆炸。潘景寅采用近乎自杀的方式,是碰到了比带油迫降还要危险的事情?北空技侦8团值班组长李平说,林彪专机一飞出国境线,就开始着火。因最先报告林彪专机坠毁,李平荣立三等功,并得到一个差三分一块钱的笔记本奖励。可是林彪专机能带火飞行360公里才迫降吗?

  空军副参谋长王飞回忆:林彪专机出去后,蒙古有个情报,有个大型目标从中国方向入侵。这有两种含义,这不是歼击机,是不是轰炸机是个问号,准备作战完全来得及。以后就没有什么消息了。我从空军指挥所下来之前,又是地面报告,大型目标着火了(在空中着火),掉下来了。不是先下来,后着火。这个情报非常可靠,是技术侦察。蒙古边防部队看出来,向上报告,他搞不清是怎么回事,说空中不明物体燃烧降落下来、消失。不是雷达观察到的,是肉眼看到的。

  时任空军情报部部长贺德全回忆,技侦8团侦听到蒙古方面通话“有一架飞机正在升空”,“不明飞行物沿边界飞行”,“大型目标在空中起火,掉下来了”。

  蒙古人拉哈玛最早发现林彪专机坠毁。她看见从西南向北飞来一架冒着大火的飞机,绕图门山转一圈后顺着扎森山谷向西南飞行,大概不到20分钟坠毁。温都尔汗几位目击者都说:先看见飞机着火,然后才坠落。

  9月13日早晨5时多,中国边防检查站报告,一架大型飞机在温都尔汗爆炸。蒙古、苏联、中国都插了手,这就使“九·一三事件”复杂化了。周恩来作出“自行坠毁”的结论,把这个国际事件化为国内事件。
故事还没讲完… …
有一个情节需要特别交待一下:中国驻蒙古大使馆派人带回的照片,证实了林彪的确折戟沉沙,自取灭亡之后,不断有面色严峻的国家领导人脚步匆匆进出于人民大会堂,弥漫着高度紧张气氛的东大厅里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其他人都噎如释重负地离开了,屋里只剩下周恩来、纪登奎。

突然,一阵嚎啕之声如江水崩堤猛然暴发,这是一种长久的压抑到了极限,终于无法再压抑而暴发的哭声,一种痛楚无比撕肝裂肺的痛哭。纪登奎一下呆住了:不是亲眼目睹,他压根儿不会相信,发出这种哭声不是别人,正是面对墙壁双肩颤抖的周恩来!就是刚才还和大家一样露出久违的笑容,举杯庆祝这不幸中的万幸的周恩来!

自从调到中央工作,纪登奎看到的周恩来永远是从容、镇定、乐观。像今天这样的失控,纪登奎是第一次看见,真感到太意外了“总理,总理,林彪一伙摔死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应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您该高兴,对不?!”讲完他自己才意识到,自己分明在重复着总理刚才讲的话。

周恩来回过身来,双肩依然在颤动,脸上老泪纵横,他摇着头,声音嘶哑地反复说:“你不懂,你不懂!”
总理说的“你不懂”,可能我们将永远不懂。
——根据舒云:《“九·一三事件”十大谜团》整理
共鏟党扑街
初级禁友
初级禁友
帖子: 190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05.00

Re: 百问“九一三”

帖子海蕾 » 2012年7月12日

这段历史也是米亚,谢谢发书
海蕾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43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百问“九一三”

帖子会上树的羊 » 2012年7月12日

九一三是个迷,现在是时候了。
会上树的羊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16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下一页

回到 政治禁书

  • 火爆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