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地道人道仁道中道王道 /東海一梟

時事評論精選,禁書網時事評論版 。
  • Advertisement
本貼由熱心網友分享,或收集於網路,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如發現其它問題,請點帖子右上角的倒三角圖標舉報該帖。

天道地道人道仁道中道王道 /東海一梟

帖子東海一梟 » 2019年10月16日

   天道地道人道仁道中道王道

   天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即此天道,指宇宙生命的本質和本源,于宇宙為本體,于生命為本性。與昊天上帝、天理、天命、天性、良知同義或近義。分而言之,天道為乾元,地道為坤元,統而言之為太極,天道涵蓋地道。

   人道本于天道。人之本性為天之所命,宋儒稱為天命之性。故盡心可以知性,知性可以知天,存心養性就是事天。故立足人道可以上達天道,上達天道必能盡心人道。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篇上》)天人合一,此之謂也。

   戴震說:「人道本于性,而性原於天道。天地之氣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孟子字義疏證》)人道本于性,即人道本于天道,本于太極。戴震又說:「人道,人倫日用身之所行皆是也。在天地,則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謂道;在人物,則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氣化之不可已,是謂道。」

   《說卦傳》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周敦頤說:「陰陽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剛柔成質,地道之所以立也;仁義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道一而已,隨事著見,故有三才之別,而於其中又各有體用之分焉,其實則一太極也。」(《周子全書》)分而言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統而言之,道一而已,天地人統一于太極。

   人道政為大。這是孔子的話,原文如下:

   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君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無辭而對。人道政為大。」公曰:「敢問:何謂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民從之矣。」(《大戴禮記-哀公問于孔子》)

   人倫是人道的關鍵。《禮記•喪服小記》:「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人倫也是政治的關鍵,故孔子答魯哀公,強調為政要做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雲。

   最好的政治是王道。陸賈說:「於是先聖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道,長幼之序。於是先聖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道,長幼之序。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陸賈新語》)

   這段話將天道、人道、人倫、王道統一起來了。

   人道以仁為本。「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說卦傳》),人道依據仁義而建立,仁義之道是最中正的人道。義本于仁,仁義之道可簡稱為仁道。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人道就是人與仁的統一。

   朱熹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已矣。」(《仁說》)朱熹用仁字將天地生物之心和人之本心統一在一起。天地萬物一體仁,此之謂也。人道通天地人三才,仁道統天地人三道。

   仁道即中道。《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這樣的誠者,也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聖者,「三月不違仁」、終身不違仁的仁之大者。

   以中道為意識形態和指導思想建設起來的政治和文明,即王道政治、王道文明、中華文明。王道與中道的關係是:非王道無以至中道,非中道無以建王道。

   佛道伊都自稱中道,唯仁道真正的中道,詳見東海舊作《欲尋中道在儒門》。例如,道家蔽于地而不知人,于天道知之不全---只知地道之柔靜,不知天道之乾健。佛教耽乎空寂,其弊近似。佛道于天道有所知,故值得尊重;不知人道,故非中道。唯獨儒家,徹證天道,將天道、地道、人道圓滿統一。故唯儒家,能乾坤並建,能明太極、立人極而建皇極---建設王道政治。

   太極是乾元坤元的統一,其能量作用無限大。宇宙之中一切能量力量,無不根源於太極;宇宙萬象一切現象,無非太極所現之象。唯儒家能明太極,立人極,建皇極。太極即天地之心,明太極是為天地立心;人極即天命之性,立人極是盡心知性;皇極即王道政治,建皇極是明明德于天下,為生民立命。2019-10-16

(2019/10/16 發表)

東海一梟
自由作家
自由作家
帖子: 5211
用戶主題集
用戶的貼子
手頭現金: 13.00

Re: 天道地道人道仁道中道王道 /東海一梟

帖子無為 » 2019年10月17日

歷史上,佛教對社會的影響至少2方面:
1、佛教的出家僧尼,以出離人間、出離三界為追求,立足點不在人道;
2、佛教思想,因果報應,六道輪迴等佛家思想,對維持人類社會道德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
對一般信奉佛家思想的民眾而言,做個好人,可以不出家,談不上反人類。
歸根結底,過去東西方几大正教,要想修鍊成佛成道成神,都是要出家進山進廟進修道院修鍊的,因為他們的法不高,能力沒有那麼大,不出家進山進廟進修道院而生活在世俗社會中,是很難修成的。 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富人難進天國。我再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孔,比富人進天國還容易。 」

但自古以來的信仰都可分為出世與入世兩部分,出世部分具有回歸道德的力量,但是門檻非常高,只針對社會的極少部分人;入世部分門檻很低,但是力量太小,不具備回歸道德的能力,只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溢出。

道家出世修仙的部分講究獨修,對人的悟性與根基要求非常高,一般普通人不具備這樣的根基與悟性,便得不了道。若得不了道,那道家的道德回歸力量就無法發揮出來。社會是由普通人構成的,真正根基好悟性高的大德之士,在社會中只佔極少數,所以道家便不得不降低門檻,發展出入世的部分,以符合普羅大眾,規範社會人心,這就是儒家。儒家與道家是一體的,出世為道,入世為儒,外儒內道。
治國大道(十五):道德之源
無為
九級禁友
九級禁友
帖子: 931
用戶主題集
用戶的貼子
手頭現金: 22.50


 


  • 相關禁書禁片:
    回復總數
    閱讀次數
    最新貼子

回到 時事評論

  • 火爆禁書